乙型肝炎患者健康教育处方
深圳市龙岗区第五人民医院(原平湖医院) 2021-10-15已阅读 2023人
乙型肝炎患者健康教育处方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患者常有乏力、食欲降低、恶心、呕吐、肝脏肿大及肝功能损害等,部分病人可出现黄疸。少数乙型肝炎可演变成慢性,或发展为肝硬化、肝癌。
采取健康生活方式,积极治疗,有助于身体康复、改善生活质量。
健康指导建议
健康生活方式
1.正确对待疾病,避免焦虑、悲观、愤怒等不良情绪。
2.肝炎活动期应卧床休息,症状明显好转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原则,治疗至症状消失,肝功能正常可出院。经1~3个月休息,逐步恢复工作。
3.加强营养,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但要避免长期高热量、高脂肪饮食。
4.家中密切接触者,可注射乙肝疫苗行预防接种。
5.预防感冒、腹泻等感染因素,切忌饮酒,以防止复发或加重。
6.乙肝病人或乙肝病毒携带者不得献血,患病时,要主动使用一次性的各类医疗用品,防止将乙肝病毒传染给他人。
治疗与康复
1.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根本性治疗措施。患者需遵医嘱定期到医院复查,根据病情及时启动抗病毒治疗。
2.病毒活跃复制的乙肝妈妈,可遵医嘱在妊娠24周开始予以安全的抗乙肝病毒药物治疗,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接种乙肝疫苗和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等措施以阻断母婴垂直传播;病毒无复制或低水平复制的乙肝妈妈,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接种乙肝疫苗和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以阻断母婴垂直传播。
3.病毒活跃复制的乙肝妈妈在妊娠期间应尽量避免羊水穿刺检查;如果必须穿刺的话,建议先行服用安全的抗乙肝病毒药物,将病毒降至106水平以下再行穿刺会降低给胎儿发生传播的风险。
4.在医生指导下适当服用保肝药,但不能滥吃补品,不随意用药,以免加重肝脏损害。
5.乙肝病毒感染是肝癌的高位因素,患者需要定期复查,及时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和其他的病情变化,及时治疗。
6.抗病毒治疗中的患者需遵医嘱定期复查,观察疗效和副作用,需要的话及时调整治疗。
急症处理
一旦出现疲乏、厌食或腹胀、肝区疼痛不适、尿黄、目黄等症状,应随时就医检查、卧床休息。
中医养生保健建议
饮食养生
1.绿豆粥:绿豆20g,粳米50g,同煮粥食之,有清热解毒之效,适于暑热烦渴者。
2.马齿苋薏米粥:马齿苋10g,薏米20g,粳米50g,同煮粥食之,能清热解毒,健脾渗湿,适于湿热证者。
3.乌鸡炖山药:乌骨鸡肉100g,怀山药20g,枸杞10g。乌骨鸡宰杀洗净,切块,与其它食材与姜、葱等共炖,炖熟后调味食之。适于气血不足者。
中医保健特色方法
刮痧:在患者皮肤上均匀涂刮痧油,用刮痧板从脊柱两侧自上而下反复刮,先刮足太阳膀胧经,肝经和胆经次之,力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注意添加刮痧油,保持皮肤润滑,每条经脉反复刮10~20次,以出痧为度。中医疗法需在医生指导下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