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患者健康教育处方

深圳市龙岗区第五人民医院(原平湖医院) 2021-10-15
已阅读 15

细菌性痢疾患者健康教育处方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痢疾杆菌所引起的常见肠道传染病,夏、秋季多见,由污染的水和食物经口传播。主要表现为急性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排脓血样便。

采取健康生活方式,积极治疗,有助于身体康复、改善生活质量。

 

健康指导建议

健康生活方式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抓好三管一灭即饮水、饮食、粪便的管理,消灭苍蝇,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食物要做到洗净煮熟,不吃腐烂不洁食物,不随地大小便。

2.急性期病人应卧床休息,饮食宜清淡,以流质、稀饭、面条为主,忌食生、冷、油腻及刺激性食物。

3.腹泻量多导致失水者,应多饮水,口服补液盐溶液,严重脱水者需静脉补液。

4.菌痢患者使用过的便器或马桶要消毒处理。

5.遵医嘱治疗,不要过于劳累,腹部要注意保暖,防止着凉感冒。

治疗与康复

急性菌痢:

1.腹泻期间,在医生指导下定时服用抗菌素药物。

2.脱水者补充随和电解质,以口服补液为主,严重者需优先考虑静脉补液,然后尽快改为口服。

3.高温者可予物理降温,必要时使用退热药物。

4.严重者可予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

5.腹痛剧烈者可予颠茄片、阿托品等对症治疗。

6.需消化道隔离至临床症状消失,粪便培养连续2次阴性。

中毒性菌痢:病情危重,需综合救治,早期治疗。

1.及早住院,给予吸氧、心电监护。

2.对症治疗:退热,烦躁或惊厥者镇静、止惊。有休克者及时抗休克或治疗。脑型者须脱水、血管活性药物、激素等,必要时呼吸机辅助呼吸。

慢性菌痢:

1.注意手及食物卫生,生活规律,进食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忌食生冷、油腻及刺激性食物。

2.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菌药物。可加用益生菌、益生元等微生态制剂。

3.有肠道功能紊乱的可予药物对症治疗。

4.需彻底治疗,同时积极治疗其他并存的慢性消化道疾病或肠道寄生虫病。

急症处理

如出现下列症状之一,须立即就医:

1.畏寒、寒战、高热,腹痛腹泻剧烈,或者大便失禁。

2.口渴、不安、哭时无泪、尿少或无尿等情况。

3.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嗜睡、昏迷、抽搐、瞳孔不等大等。

4.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皮肤发花、发绀等。

 

中医养生保健建议

饮食养生

1.姜茶乌梅粥:绿茶、生姜各5g,乌梅肉15g,粳米50g,红糖适量,同煮粥食之,能涩肠止泻,适于脾虚久泻、久痢者。

2.马齿苋大蒜粥:马齿苋10g,大蒜15g,粳米50g,同煮粥食之,能清热止痢,适于湿热痢。

中医保健特色方法

1.熏洗:黄芪、防风、枳壳各20g,煎汤,将药汁倒入盆内,先熏后洗肛门,每日1次,连用35天,适于虚寒痢。

2.敷脐:炒五倍子、吴茱萸、丁香颗粒各5g,研末,加酒调糊状,敷贴脐部,外用胶布固定,46小时后取下,每日1次,连用3天,适于脾虚泄泻者。敷脐注意事项:敷药前应先将脐部擦拭干净,脐病或有感染者禁用;若敷脐时出现局部红肿、痒痛等过敏现象,应停用,并擦净局部皮肤。

微信扫码下载
在线问诊超便捷

扫码关注,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