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需要了解的产后盆底康复知识(一)

深圳市宝安中医院(集团) 2018-04-11
已阅读 2464

不少初为人母的妈咪都遇到过一些难言之隐,就是自己每次一打喷嚏,下体就会有尿液溢出,让人十分不爽。原本以为只要选择剖腹产就会减少发生盆底肌肉松弛的她,产后就忽视了对盆底肌肉的康复训练,却没想到自己这么快就中招了。其实不管是剖腹产还是顺产,怀孕的过程对女性的盆底本身就是一种损伤,只是多少和程序上存在差异而已。正常体位时,人体正常的弯曲使腹腔压力和盆腔脏器的重力轴指向骶骨,而妊娠时,腰部向前突出,腹部向前鼓起,向下突出,使重力轴线向前移,而使腹腔压力和盆腔脏器的重力指向盆底肌肉,加上子宫重量日益增加,使盆底肌肉处在持续受压中,使得盆底肌纤维变形,肌张力减退。所以认为只要选择剖腹产就能避免损伤盆底肌肉,因而不做相关康复训练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国外做过统计,有1/3的产妇在分娩后盆底松弛,并影响排尿。虽然这还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尿失禁,但这部分人群,到了四五十岁时,发展成为尿失禁病人的比例非常高。在欧美及日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早在二三十年前就已重视女性盆底功能障碍问题,对产后42天的妇女进行底肌肉训练。 


盆底肌的作用是什么呢?

盆底肌的作用非常重要,他用来支撑我们的腹部的很多器官,包括直肠、阴道、子宫和膀胱。如果盆底肌有足够的力量和弹性,我们腹部的这些器官就能得到很好的保护。

为什么产后盆底肌需要康复训练?

在怀孕时,盆底肌将承受比平常大很多的压力,加上在生产过程中强大撕拉力量的破坏、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生完孩子后,盆底肌彻底放松,但是失去了之前的弹性和力量。虽然盆底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自我恢复,但是没有经过产后专业治疗的盆底肌,将远远无法恢复到产前的状态。


盆底肌受损会造成哪些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包括一些盆腔支持结构缺陷或退化、损伤及功能障碍造成的疾病。以盆腔器官脱垂、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和生殖道损伤为常见问题。

1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指喷嚏或咳嗽腹压增加时出现不自主的尿液自尿道口外漏。症状表现为咳嗽、喷嚏、大笑等腹压增加时不自主溢尿

急迫性尿失禁:尿频、尿急、尿痛、夜尿、排尿间隔小于2小时:不能拖延和控制尿。

混合型尿失禁:同时存在压力性尿失禁和急迫性尿失禁症状

充溢性尿失禁:尿流细弱、中断、淋漓不尽、残余尿、排尿困难。

2排尿困难

   表现为尿流变细、尿线不畅、排尿无力、甚至间歇中断等不同症状,重者需要增加腹压方能排尿。

3脱垂

子宫脱垂:患者自觉腹部下坠,腰酸、走路及下蹲时更明显。轻度脱垂者阴道内脱出物在平卧休息后能自行还纳,严重时脱出物不能还纳,影响行动。子宫颈因长期暴露在外面而发生黏膜表面增厚、角化或发生糜烂、溃疡。患者白带增多,并有时呈脓样或带血。

阴道前壁脱垂:轻者无明显症状。重者自觉下坠、腰酸、并有块状物从阴道脱出,实为膨出的阴道前壁。长久站立激烈活动后或加腹压时块状物增大,下坠感更明显。若仅有阴道前壁合并膀胱膨出时,尿道膀胱变形,常导致排尿困难而有尿潴留,甚至继发尿路感染。

阴道后壁脱垂:经产妇多见,轻者往往无症状,明显膨出者或有下坠感、腰酸及大便困难,尤以大便干结时更难便出。

4疼痛

慢性盆腔疼痛是一种常见临床症状,指非周期性、持续达到或超过6个月以上,对非阿片类药物治疗无效的盆腔疼痛,影响机体功能或导致衰弱。盆腔痛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患者会出现身体症状,甚至产生抑郁症的一些表现:食欲减退、反应迟钝、失眠健忘、消化不良、便秘等。逐渐脱离职业、和人际交往。

5排便障碍

即大便失禁。不能在社会可以接受的时间和地点区分排便或排气,而发生的肛门不自主排气或排便,并对患者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

6性功能障碍

女性性功能障碍是指女性在性反应周期中的一个环节或几个环节发生障碍,以致不能产生满意的性交所必须的性生理反应和性快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各种病因导致的盆底支持薄弱,进面发生盆腔器官的位置和功能异常,盆底肌肉对维护正常性功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正是这六大症状使得女性正常生活品质下降,社交生活出现障碍,妨碍女性的工作和社会活动,给女性朋友的心灵蒙上阴影。

微信扫码下载
在线问诊超便捷

扫码关注,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