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可用复位手法进行治疗

深圳市宝安中医院(集团) 2018-04-11
已阅读 2578

“眩晕”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出患过,在眩晕疾病中,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以下简称BPPV)最为常见,大约占眩晕疾病的20%-50%。症状与其他眩晕疾病相似,往往被误认为是难治性颈椎病、梅尼埃病、脑供血不足、脑血管病等。

宝安区中医院脑病科主任黄汝成介绍,人体内耳的前庭是感受平衡的器官,它包括囊斑系统和半规管系统,分别感受人体的直线和角加(减)速运动。椭圆囊斑表面存在称之为耳石的结构,为碳酸钙结晶。头颅外伤、感染、内耳疾病、老年性变性等均可引起椭圆囊的损伤,从而导致耳石从囊斑脱落。脱落的耳石如果迁移到半规管或者沉积在半规管的嵴顶上,头位改变时耳石发生运动,对壶腹嵴产生异常的刺激,从而导致异常的平衡感受,出现眩晕。

BPPV的症状可重可轻,包括头晕和眩晕、平衡障碍以及呕吐,而这些症状均可因头位的改变而诱发。BPPV症状的特点包括:眩晕的发作与特定的头位/体位改变有关,起床、躺下、床上翻身、弯腰、低头或抬头时诱发;有一定潜伏期,头位改变后数秒后才出现症状;持续时间短,一般持续数秒至数十秒,部分病人可超过一分钟,少部分病人感觉达几分钟;有眩晕疲劳现象,即一次眩晕发作后,可以持续较长时间的正常状态,一些病人仅在早晨起床时发作;可伴有恶心、呕吐现象等。

当眩晕具有上述特征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专科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以及前庭功能、听力学测试结果做出诊断。部分轻度的BPPV患者可以不治自愈。绝大部分患者可以通过复位、训练、手术等方法进行治疗。中医常使用手法复位治疗,使粘附于嵴顶的结石或游离飘浮于半规管长臂管腔内淋巴中的细小致密颗粒,通过头位有顺序的变动,从顶帽脱落或从半规管长臂管腔中经总脚或水平半规管脚进入椭圆囊,使半规管壶腹嵴顶及半规管腔内淋巴恢复正常的运动,消除了致病因素,症状获得缓解。另外还可根据患者眩晕的类型可对其进行辨证施治,使用中药及针灸治疗。

微信扫码下载
在线问诊超便捷

扫码关注,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