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是收获的前奏,也标志炎热夏季的正式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满节气的养生中,我们要特别提出“未病先防”的养生观点。同时,小满时节小麦进入灌浆阶段,人也进入升阳的重要阶段。因此,我们也要特别强调小满时节的升阳理论原则。下面简单叙述小满节气的养生要点。
1:早晚添衣防病,早睡早起 但要保证足够的睡眠,维持身体各项机能正常运转,适当增加午睡时间,以保持精力充沛。小满后气温明显升高,雨量增多,但早晚仍会较凉,气温日差仍较大,尤其是降雨后气温下降更明显,因此要注意适时添加衣服。同时可多参与一些修身养性的娱乐活动,如下棋、唱歌、书法、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不宜做过于剧烈的运动,避免大汗淋漓,伤阴也伤阳。
2:饮食清淡,补充能量 保持平和心态
小满后不但天气炎热,雨水也较多,饮食调养宜以清淡的素食为主,常吃具有清利湿热、养阴作用的食物。小满时节,万物繁茂,人体的生理活动也处于最旺盛的时期,消耗的营养物质最多,所以,应及时适当补充,才能使身体的五脏六腑不受损伤。小满时风火相煸,人们也易感到烦躁不安,此时要调适心情。注意保持心情舒畅,胸怀宽广,以防情绪剧烈波动后引发高血压、脑血管意外等心脑血管病。小满是收获的前奏,也是炎热夏季的开始,更是很多疾病的高发期。所以我们要有正确的养生意识,从增强机体的正气和防止病邪的侵害这两方面入手:这个时节建议常吃具有清热除湿作用的食物,如冬瓜、苦瓜、丝瓜、西红柿、西瓜、梨等果蔬,这些瓜果都有清热泻火的作用,还可补充人体所必需的维生素另外,还要多喝水,以温开水为好,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和内热的排出。此外,《内经》也认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所以,为了祛湿,建议平时还要多吃一些既能去湿又能加强脾胃功能的食物,如山药、莲子、红豆、绿豆、玉米等
3:小满谨防皮肤病
初夏时节,是升发的季节,同时夏天天气闷热潮湿,就为皮肤病发作提供了条件,容易引发各种皮肤疾病:脚气、湿疹等,因此,要有的放矢地加以预防和治疗。一是应该特别注意饮食调养,日常饮食应以清爽清淡的素食为主,要经常吃点具有清热、健脾、利湿之效的食物;二是注意不要被雨淋,要尽量避开潮湿的环境,以免外感湿邪;三是穿着衣物应选择透气性好的,以纯棉质地和浅色衣服为最好,这样既可防止吸热过多,又可透气,避免湿气郁积。
4:防止内热上火
在小满节气里,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很容易让人产生内热。预防热病应从三方面入手:一是要多饮水,且以温开水为好,以促进新陈代谢、排出内热;二是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蛋白质等,忌食肥甘厚味、辛辣助热之品;三是要生活规律,尽量不要过度疲劳和熬夜,防止内热的产生。
5:预防腹痛、腹泻等湿热病
进入小满后,气温不断升高,人们往往用冷饮消暑降温,但冷饮过量会导致腹痛、腹泻等病症。首先应注意“病从口入”,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注意饮食习惯,多喝白开水、吃新鲜的食品,少吃散装肉制品。预防胜于治疗。夏天一定要注意食物的卫生与清洁,积极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腹泻发生时,要特别注意饮食,不要吃大鱼大肉,不要进食冰镇、油炸、刺激的食物,而要从少量、清淡、半流质的饮食开始,逐渐增加饮食量,让胃肠道有一个休息康复的过程。
和胃调脾茶
主要成分:白术10、茯苓10g、薏苡仁20g、麦芽20g、大枣10g 冲泡方法:用上药冲泡20分钟或者煎煮10分钟即可饮用:功效:健脾除湿,消食导滞。
清热消脂茶
想减肥的朋友可以选择喝清热消脂茶喔:
主要成分:菊花10g、荷叶10g、决明子20g、薄荷5g、芦根10g、枸杞10g 冲泡方法:沸水冲泡,滤出后当茶饮。功效:清热祛湿、降脂减肥、生津止渴、预防中暑。
最后:罗医生祝您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