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请吃罗医生推荐的养生膳食

罗江萍医生 发布于2020-05-05 13:07 阅读量8025

本文由罗江萍医生原创

立夏,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预示着春天的告别,夏天的开始。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此后气温升高,雷雨增多,炎暑降临,而农作物进入生长旺季,树叶由稀疏变得繁茂。

而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们,在炎热的夏季,应当在养生方面注意些什么呢?

夏三月,此谓藩秀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黄帝内经》中提到:“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意思是夏季三个月是万物茁壮生长、繁盛秀美的日子,天地之气相交,果实饱满成熟,此时应当晚睡早起,使志意静安无怒、阳气开通宣泄,使人与天地之气相应,乃是养生的重要原则。

重点提到了两个方面,一是晚睡早起,二是养心戒怒。我根据我多年的临床经验,再补充两点:戒食生冷和早起晨练。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夏三月,养生四法

1.晚睡早起

立夏以后气候变化比较显着,应晚睡早起,以顺应阴阳变化。此时的早起并非指“起得比鸡还早”,7点起床就可以;晚睡也并非指熬夜到凌晨,古代的晚睡在23点左右。

同时,立夏后人们应养成午睡的习惯,午睡时间因人而异,一般以半小时到1小时为宜,时间过长反而会让人感觉没有精神。

2.养心戒怒

夏后,人的生理状态发生改变。夏气与心气相通”,“汗为心液”,心为阳脏,主阳气。因此,立夏节气应重点养护心脏。

心主神明,即人的精神活动由心来主管。而心对应“夏”,炎炎夏日人也比较容易烦躁、发怒,脾气不好,因此夏季养生要重视“静养”,保持心情舒畅,切忌大喜大怒。

3.戒食生冷

立夏后气温升高,很多人吃大量冷冻瓜果、冰淇淋等,虽能享一时的凉爽,却不知道这样不仅脾胃受损,心脏也跟着受累,夏季贪凉还会易致体内寒湿加重,脸上容易生暗疮,长斑等。

4.早起晨练

中医养生中讲究“冬藏夏放”,冬天要注意藏养,夏天则要加强身体的新陈代谢能力。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夏天是晨练的好时节,大家应早睡早起,加强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当然,夏天运动量不宜太大,天气太热,出汗太多,会加重对人的损耗。

在运动的时候,要记得及时补水。

夏三月,味美膳食

《素问·脏气法时论篇》:“肝主春,心主夏,脾主长夏,肺主秋,肾主冬”。

心为阳脏,主阳气,心脏的阳气能推动血液循环,维持人的生命活动。

夏天新陈代谢增强,心脏负荷增加,同时气温炎热,人的情绪容易波动,常会烦躁易怒,所以说立夏养心尤为重要。

此时应适当多进食些苦瓜和鸡蛋,苦瓜不必多说,可清热解毒、养心去火。

而鸡蛋,中医认为它味甘性平,有养心安神、滋阴润燥、养血息风的作用。

最后,再给大家推荐一道我个人常吃的养心膳食。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百合莲子银耳羹

材料:百合20g,莲子20g,银耳25g,冰糖30g,枸杞少许。

做法:

1.银耳用冷水浸泡2小时以上,洗净去除根部黄色部分,撕成小朵。莲子、百合浸泡1小时,莲子去芯。

2.将食材分装在炖盅里,加水至盅盖以下1cm处,盖上盖子放入锅内,炖1个小时。

3.加入冰糖后,再炖30分钟,最后放入枸杞焖几分钟即可。

功效:消暑解热,清心凉血,生津止渴。

祝福大家身体健健康康!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