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补罪与罚(四)

曾庆明医生 发布于2019-10-13 11:35 阅读量6396

本文由深圳曾庆明原创

果有其虚,当然必须进补。不过仍需谨握其度,防止补得过头。这里的 “过”,含义有二:一是单位时间内进补太多,使肠胃没有歇息和消化的时间;或者进补没有药物剂型的变换,一剂汤药,吃它三月半载。二是不留余地,虚十分补也十分,甚至超过十分,结果虚是补了,但同时火、毒、痰、瘀等病理产物也补出来了。

WeChat 圖片_20191013113314.bmp

许多情况下,疾病基本控制之后完全可以自行缓解甚至痊愈,无须再补。也有不少疾病怎么治都会留下一条“尾巴”,可以理解为“病根”。但所谓的根治或断根,不少情况下只是理想中的愿望,如老慢支、肺气肿、慢性肾炎、肝硬化、糖尿病、高血压病等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缓解之后,总会遗有零星咳嗽、少许白痰,动则气短、神疲乏力,或食欲不振等未尽的症状。

WeChat 圖片_20191013113345.bmp

对于这些慢性虚弱性疾病,不可能、也没必要百分百地补足益满,或对所谓的炎症赶尽杀绝,或让一些无关痛痒的症状完全消失。剩下的问题,要靠饮食、运动、休息等综合调理加以解决,不能完全解决的则与之和平共处。进补只是保健治病的手段之一,不能单用,也不能用满,更不能指望它能包治包好。

WeChat 圖片_20191013113444.bmp

补得过多具体包括:(一)补泻不分次序 

中医讲“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通常所说的实证,是指邪气的亢 盛;虚证是指正气的虚弱。治病的原则是“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补不足, 损有余”。所以具体步骤上一般要先去其邪实,后补其正虚,绝不能反其道而行之。当身体处于虚实夹杂时,应是先去邪实,后补正虚,或祛邪补虚同时进行。邪气壅实,你还补它,滋补的是邪气,而不是正气,这是进补的基本原则。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