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饮食 ,调摄五味
正常饮食,应当酸、苦、甘、辛、咸五味平衡摄入,口味不能太重,以味平、味和为要。用《黄帝内经》的话来说,要“谨和五味”。因为五味的平衡摄入,才能化生阴精阳气,滋养五脏气血;反之则阳虚阴亏,气血衰少。
中医认为:五味进入体内之后,各有所偏。《黄帝内经》指出“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说明对五脏,五味各有所主;对五味,五脏各有所需。五味入内,据所需而供之所主,则五味调和,起到生气养血、补偏救弊、滋养五脏的效果。唯其如此,才能如《黄帝内经》所说的“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谷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然而,现实生活中,五味偏嗜者不少,其对健康带来的损害比比皆是。
用《黄帝内经》的话来说就是“阴(五脏)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五脏),伤在五味”,其间道理,仍可用《黄帝内经》来解释,即“久而增气,物化之常;气增而久,夭之由也。”现在所熟知的过食甘甜易得糖尿病;过食酸辛易患胃肠病;过食咸味易患高血压病、肾脏病等,皆是例证。
过咸最易伤血管(血脉)、损心脏,它能留水成瘀血,形成瘀血体质。伤血管者,伤血脉而生瘀血也,对心血管系统尤其不利;留水者,水液代谢不好,血液流动缓慢不畅,也对心血管不好。留水与生瘀均会伤及心脏,加重心脏负担,从而使血管内形成多余的瘀血。
细心观察发现,五味过偏还容易引起或加重体质的偏颇。如过食辛辣易成阴虚或湿热体质;两湖、川、渝、赣人都偏好辛辣,不仅伤阴而且生火,容易形阴虚或湿热体质;江浙人偏爱甜食,不仅滋湿气,而且伤阳气,容易催生或加重痰湿、气虚或阳虚体质;过食偏咸容易容口渴,水喝多了超出了消化的限度,容易变生痰湿或湿热体质。唐朝大医孙思邈的一段精辟论述解释这个现象,称“不欲极饥而食,食不可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可过多。饱食过多,则结积聚;渴饮过多,则成痰癖。”[11] 所谓“痰癖”,乃痰湿、痰浊之类也。
看来,诸如饮水之类的细节问题,古代养生家们都十分讲究,难怪孙思邈活过百岁还能著书立说。
现在提倡多喝水,本无可厚非。但有人把经给念歪了,一是不渴而强饮之。
听说喝水有好处,虽然不口渴,也成天在喝着,还辩称是喝水解毒、消脂、降血糖,其误解之深,可见一斑。二是一次喝得太多太急,不论渴之与否,一大杯水一饮而尽,堪称“牛饮”。为了节省时间,半天的水一大盅一饮而尽,这种情况很容易变生“水邪”,损伤脾胃,产生痰饮痰浊。
所以,南宋张杲《医说》提出虽盛夏冒暑,也要克意少饮;明朝龚廷贤则换另一种说法,叫口渴不大饮,总归水不能多饮,而应徐徐呷饮,让所喝之水润物无声,滋生气血。否则水液穿肠入血,不仅直接损伤肠胃,而且水液未能及时化生气血,反而变成了痰饮、痰湿、湿热、瘀血,从而引起种种病状。
此外,五味太过,还有以下三个害处。
(1)过食辛辣损元神:清朝尤乘《寿世青编》说“养体须当节五辛,五辛不节损元神”[12]。辛辣开胃,但多吃会伤人元气。孙思邈解释道:“若要无诸病,常常节五辛”[13] 注:(五种辛味的菜,《梵纲》云“言五辛者,一葱,二薤,三韭,四蒜,五兴渠”)。
(2)过食煎炸长热毒:宋朝严用和《济生方》说“多食炙煿,过饮热酒,致胸壅滞,热毒之气,不得宣泄,咽喉为之病焉。”[14]国家卫生部曾于2005年发布慎食含淀粉类的油炸食品的公告,建议大家改变油炸和高脂肪食品为主的饮食习惯,从而减少因丙烯酰胺可能导致的健康危害。
(3)味太重伤脏腑:明朝万全《养生四要》认为“五味稍薄,则能养人,令人气爽;五味过重,多随其脏腑各有所伤,初伤不觉,久则成患也”[15]。这应该是粤菜清淡而三高症少,北菜味重而三高症多的原因之一。
因此,元朝朱丹溪的“因纵口味,五味之过,疾病蜂起”的观点,不是没有根据。张仲景说饮食要“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一个 “节”字表达了《黄帝内经》清淡饮食的营养观。清朝高士宗《黄帝内经·素问·直解生气通天论》的“五味贵得其平,不可太过,是故谨和五味,得其平矣”[1],则从一个“平”字解读了《黄帝内经》的五味平衡观。
五味平衡,清淡有利于养生;反之,五味太过、烟熏火烤、酵霉腌制、口味过重,则不利于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