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2009年7月率先在深圳和国内疼痛界开展椎间孔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以来,脊椎内镜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同行由原来的观望到完全认同,患者更是受益良多。手术例数由2009年不到50例到2020年超500例。为了让广大病友更好了解这一技术,现将我11年多的临床经验予以总结如下:
一、治疗效果
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对因治疗,也就是可视下解除受压迫的神经,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经验丰富的临床医师治疗的优良率达90%以上,完全等同或超越传统的开放手术。可以预见椎间孔技术必将成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和金标准。
二、手术风险
经常有病友问我,手术的风险高不高?会不会瘫痪?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风险有出血、感染、神经损伤等。
椎间孔镜技术创伤小,伤口7-8毫米,术中出血不超过10毫升,传统手术出血量起码100毫升以上,两者差异明显。
椎间孔镜技术手术时间1小时左右,传统手术2小时以上。 椎间孔镜技术术中无菌盐水连续冲洗,隔断了空气中细菌和患者的直接接触。因此,和传统开放手术比较其术后感染发生率要低,发生率千分之1。
椎间孔镜技术局麻下完成,避免了麻醉本身的风险。另外,局麻下手术病友和医生之间能有良好的沟通,手术过程中刺激到神经,病友能及时告诉医生,误伤神经的概率不到千分之二,我们11年以来,近1500例手术没有发生过导致病友瘫痪的事件。传统开放手术由于患者全麻或硬膜外麻醉,牵拉或损伤到神经,医生和患者都不能及时知道,相对而言,开放手术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性要比椎间孔镜技术大一些。
从出血、感染、神经损伤三个方面看,椎间孔镜技术的风险都要小于开放手术。
三、术中疼痛
椎间孔镜技术局麻下完成,术中病友会有感觉,部分病友可能会有轻度疼痛。为了更好服务于病友可以采用监测下麻醉,也就是辅助一些止痛和镇静(睡觉的药物)药物,提高术中的舒适性,但不增加风险性(当刺激到神经,病友同样有反应)。因此,不建议全麻下手术。
四、复发(再突出)的可能性
椎间孔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率3%左右,和传统开放手术复发率差不多。年龄大于60岁、突出物基底部宽、肥胖、过早锻炼或负重等是复发的高危因素。对于复发(再突出)的病友,可以再次选择椎间孔技术,其再次手术的难度和创伤大大小于开放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