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鼾症)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睡眠状态下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和(或)低通气,从而使机体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典型的表现是睡眠时打鼾、呼吸暂停,白天嗜睡。
男子一夜“断气”300多次 一半时间处于缺氧状态
35岁的小张体重260斤,伴有严重高血压病史,睡觉时鼾声如雷,不堪其扰的妻子只得分房而睡。今年,小张打鼾加重,每天晚上都会被憋醒数次,极大影响白天正常工作。
6月初,小张在家人陪同下来到了鼻喉科看诊,为其进行睡眠呼吸监测,发现患者夜间呼吸暂停达300余次,缺氧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46%,其中最长一次“断气”达到62秒,最低血氧饱和度仅为65%,达到重度鼾症患者指标,需要手术治疗。
考虑到患者体型肥胖,颈部粗短,舌头肥大,咽喉狭窄严重,征询患者意见后,决定进行预防性气管切开,并实施腭咽成形和舌体成形术。
通过气管造瘘口吸氧,可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防止创面水肿造成气道阻塞。手术历时1小时顺利完成。术后,小张上气道组织肿胀消失,睡眠质量明显改善,顺利出院。
打鼾是一种病理信号
打鼾常被误认为“睡得香”,实际上可能是一种病理信号。
每小时出现5次以上呼吸暂停,停止时间超过10秒,基本可确定为鼾症患者,鼾症多见于肥胖人群。
呼吸暂停不断循环,会让睡眠变得支离破碎,短期来说,会影响白天的状态,出现白天嗜睡、记忆力减退、反应变迟钝等症状。
长期看,由呼吸暂停带来的缺氧问题,还可能诱发或加重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肝肾性功能损害及脑血管意外,严重者可发生睡眠猝死。
哪些人更容易患有鼾症?
1、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2、肥胖、长期大量饮酒、长期吸烟者;
3、具有鼾症家族史者;
4、上气道解剖异常者;
5、其它相关疾病:甲状腺功能低下、肢端肥大症、心功能不全、脑卒中、胃食管反流、神经肌肉疾病等。
积极治疗的同时,还应改变哪些不良生活习惯?
1、减肥:肥胖是鼾症的重要高危因素,由于颈部脂肪沉积,使上气道狭窄,引起呼吸暂停,因此,积极调整饮食结构,经常锻炼身体有助于减轻体重。
2、戒烟酒:吸烟刺激咽部水肿,使呼吸不畅;酒精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使肌肉松弛上气道变窄加重打鼾,引起呼吸暂停,故睡前避免过量饮酒。
3、侧卧睡眠:习惯侧卧睡姿,减少舌根后坠,减轻鼾声或呼吸暂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