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担心忘带东西?这个问题要注意了!

冯飞医生 发布于2018-03-22 09:15 阅读量7701

本文由冯飞原创

青少年是强迫症高发人群,强迫症的发病有其先天因素,更与后天成长环境密不可分。


深圳市康宁医院睡眠障碍科冯飞博士介绍了一例典型病例:在父母的过于严苛的管教下,高中学生小涛成为了强迫症患者



一、强迫症有哪些表现?


44203461_L.jpg


主要表现为:控制不住反复查看


高中学生小涛被诊断患上强迫症,让他父母非常惊讶。在其印象中,小涛从小是个快乐、勤奋的孩子,怎么会得了强迫症?心理医生问诊后发现,父母正是小涛患上强迫症的一大原因。


原来,父母对小涛的期望值很高,精心照顾之余,要求也非常严格,小涛也一直争气,成绩优异。变化是在高中后出现的。高中需要住校,小涛对此有些紧张过度,时不时丢钱包、掉餐卡,父母知道后,每次都批评甚至苛责。


渐渐地,小涛每次出门前或起身离开座位时,都要对四周反复查看,椅子下面也要看上好几遍,口中还默默念叨,生怕丢了什么。如果不反复检查,他就非常烦躁不安。其实他也知道自己没必要这样做,但问题是他就是控制不住。


对孩子出现的这一状况,父母并不能理解,更是严加指责,命令他不要这样。但这反而加重了小涛的表现,如关电脑时反复念叨“关机”、再检查好几次看是否真的关掉了,临睡前把房间里所有的地方检查一遍,起床后再检查一遍。小涛自己也非常痛苦,成绩一落千丈。


诊断为强迫症后,小涛和父母一起接受了专科的系统治疗,情况有所好转,但冯飞博士说,小涛要完全恢复还需要相当一段时间的心理治疗



二、什么情况下可能发病?


54222012_L.jpg


发病需具备两个条件


冯飞博士介绍,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强迫思维、强迫行为等,它的核心症状是焦虑。


强迫症表现多样,如有的学生患者在考试时会不停地给一道题审题,每当写答案时就怀疑自己错了,于是重新审题,考试结束时有可能一道题都还没做。


生活中不少人都会有些类似强迫的行为,比如走台阶时无意地心中默默数数,文章写好后反复检查错字标点等。


冯飞博士说,这些并不叫强迫症,因为有个“度”的问题,这个“度”,就是反复、持续的焦虑情绪,明知一事已经完成,但内心对其正确性仍无法确认、信服,同时对此深感痛苦。


看上去,小涛的强迫症是由于父母的过于严格的管教造成的,那么,强迫症是“后天”导致的结果吗?


对此,冯飞博士明确指出:强迫症虽然病因复杂、目前尚无定论,但它的产生,一定要具备“先天因素”和“后天环境”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大量研究发现,一定的遗传倾向,是强迫症发病的“先天因素”。“现代精神医学认为,强迫症和抑郁症以及其他焦虑症一样,首先患者必须具有这样一个‘素质’。”比如,同样是生长于非常苛刻、挑剔的教养环境,但孩子不一定就会患上强迫症,就是因为孩子不具备患病的先天素质。


但是,具有这些先天因素的人,也并不一定就会患上强迫症。冯飞博士指出,在具备先天因素的同时,还要有后天的诱发因素,如过于追求完美、对自己和他人过于高标准严要求、性格过于谨小慎微等,如果遭受到不良生活事件,就容易患上强迫症。


换言之,即使是对强迫症易感的孩子,如果成长在一个包容性高的环境里,那些强迫症状也不一定会出现。可见,后天的成长环境、人格塑造非常重要。



三、哪些人最可能出现强迫症?


52468951_L.jpg


青少年是高发人群


青少年是强迫症的高发人群。有报道称,约三分之一的强迫症病例首次出现于10-15岁,75%的患者起病是在30岁前。


有专家认为,这与目前的家庭结构有关。孩子是独生子女,父母、长辈对其期待值太高,照顾得太周到,一方面孩子的心理很脆弱,另一方面孩子在潜意识中时刻担心自己不够完美,达不到家长的要求,容易引发强迫症。


冯飞博士发现,不同的父母对孩子患上强迫症的态度各不相同。大部分父母能反思并认识到自己的教育方法、沟通模式出了问题,愿意接受家庭治疗,并逐渐做出改变与调整。这就跨出了很好的一步。但也有不少家长始终不认为孩子患病是父母的问题,依旧一味指责孩子不争气、表现差。冯飞博士认为,这是很痛心的事,虽说“孩子的问题百分之百是家长的问题”的说法有些极端,但孩子成长中出了问题,父母的责任究竟有多大?做父母的其实应该反思。



四、有哪些治疗的好方法?


41201373_L.jpg


治疗需要 科学-系统-长程


强迫症治疗难度大,冯飞博士对此并不讳言,他说,精神医学界有“强迫症是精神癌症”一说,然而尽管如此,其实对强迫症治疗的“临床感觉还是不错的”。


冯飞博士介绍,有位著名专家曾说过,强迫症治疗的一个药物原则是“进程一定要足,药量一定要大”。除了药物治疗外,还有心理治疗、行为治疗、家庭治疗等。“只要孩子能接受综合治疗,收效还是不错的。关键是治疗一定要科学、系统、长程。”


因此,只想在一两个月就能控制好病情是不实际的,至少要做好半年以上甚至一两年的治疗准备。冯飞博士解释,这是因为强迫症的核心症状是焦虑,患者反复去做一个动作、反复去想一件事,就是要缓解内心的焦虑。


这些反复并不是一个习惯,而是一个外显的症状,所以,反复、持续的行为症状消失了,并不代表彻底的痊愈,因为其潜在的焦虑还在。外显症状相对好治疗一些,而处理内心的焦虑,就需要一个过程。



五、可以预防吗?


60869575_L.jpg


专家提醒:“强迫症是可以预防的。”冯飞博士向家长们提示需从三个方面预防孩子患上强迫症。


首先,父母要及时留意一些苗头。强迫症在最初并不会表现出一些反复行为,而是表现为注意力不太集中(可能他脑子正在反复想某个问题,注意力没有用在正在做的学业上)、睡眠不是特别好、讲话时老走神而且没有情感回馈、情绪烦。“先从这些生活细节上留意,当出现连续反复的行为时,就更要警惕了。”


其次,父母要充分尊重孩子。关键是父母在孩子面前能否做到是“空”的概念。冯飞博士解释,所谓的“空”,就是父母要在孩子面前放弃自己的身份、身高、权威等东西,真正对孩子平等、理解、尊重,当父母是“空”的时候,孩子也就不焦虑了。


再则,教育环境也很重要,尤其是孩子成长中的学校环境。应试教育环境下,老师也往往对孩子要求过于严苛,不仅会引起孩子的反弹,也可能使孩子致病,应反思这样的教育误区。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