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的小詹,身高175cm,长相英俊,成绩优秀。母亲为公务人员,父亲是商场巨子,小詹有着让人羡慕的家庭和学业,可谓标准的“高富帅”。
从小到大,母亲对小詹的照顾比较多,大到交友,小到生活作息,母亲都会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
同时对小詹也提出了很多的要求,比如对小詹吃饭坐姿、早上起床收拾的时间、吃饭时间,娱乐时间,都有严格的要求和控制,为的是让小詹养成良好习惯。
最近小詹的行为表现有些“异样”,早上穿衣服总会反复检查一下是否穿好,出房门后会再回头看看房门有没有关好,吃饭前会想一遍先吃饭还是先吃菜,生活中变得犹犹豫豫,拖拖拉拉。
母亲很快意识到了小詹的变化,但她不知道小詹到底怎么了,只是教导小詹做事不要拖拉。
但母亲的批评没有任何的帮助,小詹还是老样子,而且上课时注意力变得不集中,经常感到莫名的烦躁,很想集中精力,但又控制不了自己。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母亲带小詹看了心理医生。经过进行详细的心理检查,小詹被诊断为强迫症,家人才如梦方醒,配合医生积极治疗,后来小詹在心理医生的干预下得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为什么小詹会出现强迫症?
遗传+环境
青少年是强迫症高发人群,强迫症的发病有其先天因素,更与后天成长环境密不可分。
先天因素也就是遗传,小詹的母亲做事认真,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有些完美主义倾向,这也是许多强迫障碍患者的性格基础,这种性格遗传了给小詹。
后天成长环境就是小詹母亲对小詹的过分要求。在生活或是学业上,母亲都对小詹要求严格,吃饭坐姿,睡觉时间等都需要有一套严格的执行计划。
久而久之,在完美主义性格的基础上,小詹就开始迟疑,反复思考,求证,担心自己出错,最后演化成了强迫症。
反复确认就是强迫症?
没有无缘无故的强迫,都是因为焦虑
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强迫思维、强迫行为等,它的核心症状是焦虑。
患者反复去做一个动作、反复去想一件事,就是要缓解内心的焦虑。
强迫症表现多样,如有的学生患者在考试时会反复地思考一道题的答案,每当写答案时就怀疑自己错了,于是重新审题,考试结束时有可能一道题都还没做。
生活中不少人都会有些类似强迫的行为,比如走台阶时无意地心中默默数数,文章写好后反复检查错字标点等。
但这些并不叫强迫症,因为反复也有个“度”的问题,这个“度”,就是反复、持续的焦虑情绪,明知事情已经完成,但内心对其正确性仍无法确认、信服,同时对此深感痛苦。
得了强迫症,该怎么办?
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家庭治疗都不可少
怀疑自己或者身边的人得强迫症,要及时看医生。
强迫症是需要吃药治疗的,除了药物治疗外,还有心理治疗、行为治疗、家庭治疗等。
得了强迫症,只要能接受综合治疗,收效还是不错的。关键是治疗一定要科学、系统、长程。
这是因为强迫症的核心症状是焦虑情绪,反复、持续的行为症状消失了,并不代表彻底的痊愈,因为其潜在的焦虑可能还在。
外显症状相对好治疗一些,而处理内心的焦虑,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能需要一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彻底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