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面,中医教你唤醒身体的"春季模式"

陈少辉医生 发布于2025-03-07 23:57 阅读量365

本文由陈少辉原创

春风和煦,草木萌发,中医认为春天是万物"生发"的季节,人体也像一棵树,需要顺应自然舒展枝芽。想要在春季养出好状态,不妨从中医视角调整生活方式,抓住这个"养阳护肝"的黄金期。

一、春风化雨,养生当“疏” 

肝气通春,疏泄为要

春季五行属“木”,肝气升发易郁结。久坐焦虑易致肝火旺,引发眼干、烦躁、头痛。  

行动指南:

晨起拍肝经:沿大腿内侧轻拍至膝,左右各50下。  


图片发自160App


疏肝茶方:玫瑰花3朵+陈皮1片+枸杞10粒,沸水冲泡,清香解郁。  


图片发自160App


二、饮食“减酸增甘”,吃出春日清爽  

酸收甘缓,调和肝脾。

《黄帝内经》云:“春宜省酸增甘”,天然甘味养脾制肝火,忌甜腻辛辣。  


图片发自160App


食单推荐:

✅ 多吃:荠菜、香椿、菠菜(绿入肝)、山药、小米粥。  

少吃:酸菜、醋、油腻。  

养生食谱:

荠菜豆腐羹:清肝明目,搭配嫩豆腐与春笋


图片发自160App


-小米南瓜粥:金黄暖胃,健脾益气。  


图片发自160App
三、晨起三件事,激活“春日能量”    

顺应天时,升发阳气

1. ️ 晒背补阳:8-9点背对日光,晒15分钟,驱寒暖身。  

2.  梳头通络:木梳从额至后颈梳100下,醒脑提神。  

3.  伸展如树:踮脚举臂深呼吸,模仿树木生长。  


图片发自160App


四、情绪做减法,远离“春季抑郁”  

肝郁则躁,疏情为先

春天气压多变,肝郁易致焦虑。中医调心法:  

-  早睡养肝:22点前入睡,藏血安神。  

-  踏青疏压:每日散步30分钟,观绿植缓情绪。  

-  按揉“开心穴”:合谷穴(虎口)、膻中穴(胸口),烦躁时按压3分钟。  

五、防风防寒,巧御“倒春寒”  春捂秋冻,护阳防病

- 防风妙招:丝巾护风池穴(后颈),搓热命门穴(后腰)。  

结语:春养如苗,舒展而生 


图片发自160App


少急躁,多踏青,饮食清简,顺应天时。坚持月余,可见“发陈”之美——面若桃花、心静神安,青丝如瀑。  

(小贴士:体质偏热者慎用温补药,建议咨询专业中医师。)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