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癌难道只能“饿”死了吗?不要慌,中医能治!

高志伟医生 发布于2024-07-18 09:15 阅读量893

本文由合景堂中医馆原创

古稀老人下咽癌康复之路


患者为一名70岁的男性,赵叔叔(化名)于2023年7月来到合景堂中医馆就诊。

 赵叔叔原来医院诊断:

1、下咽癌ct2n2m0 IVA 期

2、糖尿病 

3、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

4、高血压

可上下滑动图片查看完整病例


2023年3月25日,医院检查确诊下咽癌,后去广州某肿瘤医院,给予化疗、放疗治疗。

来时咽喉痰非常多、血丝,黄粘痰,痰中带血,疲劳,晚上睡眠差,脾气暴躁,记忆力差,不能自己吃饭,需打流食,大小便正常,怕热,头部出汗多,身上汗少,喉咙疼,一直感冒,患者放疗后导致贫血

高医生拟问诊咨赵叔叔进一步信息,但赵叔叔因过于虚弱痛苦,头没力气抬起,无法坐着,高院长出于关怀随后帮赵叔叔协调理疗室休息,请患者家属补充进一步患者就诊过程等资料。患者家属反馈,原来做了几次化疗、放疗后,身体实在受不了,听朋友介绍来中医治疗。

高医生予赵叔叔把脉、辨证后,开出中药。

赵叔叔服用2周中药后,2023年8月20日复诊时,赵叔叔便已经可以精神抖擞地走入诊室。赵叔叔反馈血红蛋白已提高89g/L,喉咙疼痛明显减轻,可以自行吃饭,三两米饭可打碎服用,赵叔叔诉求拔掉胃管。

8月26日复诊:赵叔叔先去医院拔胃管及检查,血红蛋白已提高到103g/L,给于中药继续调理治疗,一直坚持中医调理治疗

2023年11月15日复诊:2023年11月4日检查:双侧颈部淋巴结减少,有小淋巴结,较大者约0.7cm,考虑肿瘤存活可能。

肺ct:原来肺门淋巴结1,5cm消失,纵膈未见肿大淋巴结。血红蛋白122g/L。

可上下滑动图片查看完整病例


(↑上图为治疗前的淋巴结检查,下图为治疗后↓)



虽情况有明显改善,但是赵叔叔对于癌症方面信心不足,所以并没有严格遵循医嘱,在2024年3月7日复诊:血红蛋白126g/l,2024年3月1日检查:1、下咽癌治疗后复查,口咽壁增厚,肿胀,范围较前缩小。2、左侧额窦,双侧筛窦及上颌窦炎症大致同前。

赵叔叔在这次的复查,点燃了希望,因他在高志伟医生的身上看到了信心

赵叔叔开始遵循医嘱,严格遵照高医生的饮食建议,甚至高医生没回复时,他便不吃饭了,等待高医生告诉他饮食注意事项。并且成为中医的推崇者,推荐家人也来合景堂看中医。

现在的赵叔叔坚持巩固调理避免复发,可喜可贺的是,他的女儿在高医生调理下顺利迎来了新生命——一个可爱的男婴。

●从治疗阶段性评估看:

1、肿瘤、肿块减少、消失:咽喉肿块、淋巴结一直在减小,直至2024年3月7日检查未提及,肺门1.5g公分淋巴结消失

2、生活质量提升患者自身感受,从原来疼痛,不能吃饭,需要胃管,到1个月可以食三量饭,患者血红蛋白、气力恢复正常人

3、患者信心大增,恢复生活信心:从原来依从性差,到看到中医疗效后,配合性非常好。带动一家人及其他肿瘤患者中医调理,成为中医科普的传播者

  

●高医生温馨点评:

1、恶性肿瘤,不一定等同于绝症。对于恶性肿瘤,患者及家属不要恐慌、过度焦虑,把癌症当成慢性病的心态对待,树立信心,相信中医、现代医学、及自身的免疫系统能力。

2、出现恶性肿瘤风险,首先规范检查,明确诊断

3、是否结合手术等西医治疗,请西医根据检查等给出建议方案,患者及家属做决定。

4、是否结合中医治疗,建议及时结合中医治疗,提升患者正气、免疫力,及针对肿瘤康复调理治疗。



●咽喉癌的中医认识:

中医药是我国文化瑰宝之一,在治疗癌症方面具有相当长的历史。中医药扶正固本、祛邪攻毒、软坚散结的理论和治疗方法广泛运用于临床治疗。临床与实验研究证明中医药对肿瘤的治疗具有良好效果中医药除抗肿瘤作用外还可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减轻放疗、化疗等的副作用,对机体起到放疗增敏的作用。中医药治疗肿瘤具有整体观念,可弥补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及化学治疗的不足

中医学认为喉属肺,肝肾经络循行喉部。外邪入侵以风热为多见;内因乃忧思郁怒,肝肾不足。因阴虚阳亢,痰火毒结,肺气失宣,导致失音;喉间肿物结聚,阻塞气道,肺失肃降,热灼肺络故见咳嗽气急、痰中带血。中医治疗癌症,注重整体调理,强调“扶正祛邪”,通过调和阴阳、平衡脏腑功能,达到抑制癌细胞生长、缓解症状的目的。

 ● 知识科普 ●


下咽癌是一种原发于下咽部位的恶性肿瘤,以鳞状细胞癌为主。它好发于中老年人群,主要症状包括喉咽部异物感吞咽疼痛吞咽不畅,以及声音嘶哑等。由于下咽的解剖位置相对隐蔽,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导致许多患者在病情发展到中晚期时才被诊断出来。


1

关于下咽

下咽又称喉咽。下咽为咽的三个部分中最下的部分,稍狭窄,是消化管与呼吸道的共同通道。

上起自会厌上缘平面,下至第六颈椎体下缘平面与食管相续。前壁有喉口通向喉腔。 

下咽部在临床上分为3个解剖区:梨状窝、环状软骨后区(简称环后区)、喉咽后壁区。其中,喉口两侧的梨状隐窝(piriiform recess)为异物常滞留处。


2

临床表现

1.、喉咽部异物感

2、 吞咽疼痛

3、吞咽疼痛或进行性吞咽困难。下咽癌侵犯喉咽腔或侵犯食管入口时常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合并颈段食管癌时更明显。

4、声音沙哑。肿瘤侵犯喉部,累及声带;或侵犯声门旁间隙;或侵犯喉返神经时均可出现声嘶,且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

5、咳嗽或呛咳。因声带麻痹、喉咽组织水肿或肿瘤阻塞,在吞咽时唾液或食物可误入气管而引起呛咳,严重时可发生吸人性肺炎。肿瘤组织坏死或溃疡时常出现痰中带血。

6、颈部肿块。约1/3的患者因颈部肿块作为首发症状就诊。肿块通常位于中颈或下颈部,多为单侧,少数为双侧。肿块质硬,无痛,且逐渐增大。

7、下咽癌晚期时,患者常有贫血、消瘦、衰竭等恶病质的表现。肿瘤侵犯颈部大血管时可发生严重的出病质的表现。肿瘤侵犯颈部大血管时可发生严重的出血。


3

发病诱因

1、过量吸烟、喝酒。烟草中尼古丁会使人上瘾;过量饮酒后,酒精(乙醇)进入体内后,被乙醇脱氢酶代谢为乙醛,然后再被乙醛脱氢酶代谢为乙酸,排出体外,其中产生的乙醛是1 类致癌物。

2、空气污染工业产生的粉尘、二氧化硫、铬、砷等长期吸入可能导致鼻咽喉处肿瘤。

3、职业因素。长期接触有毒化学物质,如芥子气、石棉、镍等。

4、病毒感染。HPV的菌株超过100株,其中一些高风险菌株与咽喉癌有关,最值得注意的是HPV-16和HPV-18。

5、性激素。喉癌患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临床研究发现喉癌患者睾酮水平高于正常人,雌激素降低;切除肿瘤后睾酮水平明显下降。

6、微量元素缺乏。某些微量元素是体内一些酶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乏可能会导致酶的结构和功能改变,影响细胞分裂生长,发生基因突变。

7、放射线。长期放射性核素,如镭、铀、氡等接触可引起恶性肿瘤。


4

预防措施

1、减少烟、酒的摄入。

2、注意丰富饮食,补充维生素A及多种微量元素。

3、减少电离子辐射及有害化学物质接触。

4、接种HPV疫苗,避免HPV感染。

5、有肿瘤病史者,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及抑郁。

此外,遗传因素导致的下咽癌无法预防,有家族遗传史或出现吞咽异物感、颈部肿块时应尽早进行下咽癌筛查。

感谢观看

注:文章部分内容与图片来自AI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