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丸”你吃对了没?——简述六味地黄丸的庞大家族

王光辉医生 发布于2024-08-23 11:49 阅读量530

本文由中医王光辉原创

“六味地黄丸”号称国民神药,中成药板块销量全国第一,全国三百多种六味地黄丸品牌,总销售额达到近20亿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六味地黄丸”能拿到中成药销冠,是跟中国大众的“肾虚”理念密不可分的。另一方面,据米内网发布的“2023年中国网上药店终端化学药TOP20产品”显示,前五有三种属于“伟哥”系列,第一名“枸橼酸西地那非片”销售额17+亿元,第三名“他达拉非片” 销售额16+亿元、第五“盐酸达泊西汀片” 销售额10+亿元。当然市面上还有很多鱼龙混杂的“伟哥”“金伟哥”和其他中成药。所以自认“肾虚”的人估计是高于“三高人群”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六味地黄丸”出自儿科圣手钱乙(宋代)的《小儿药证直诀》。小儿为纯阳之体,阳气旺而阴不足,该方正是“滋阴补肾”的,而不是大家认为的“补肾壮阳”,原则上跟“壮阳”没有关系,意在“滋阴”以达到“(肾)阴阳平衡”。该方组成为:熟地黄、山萸肉、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钱乙拟方初衷是为了治疗:小儿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比如:小儿囟门不合。而现在拓展为:肾阴虚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遗精盗汗、骨蒸潮热、足跟作痛、手足心热、舌燥咽痛、牙齿松动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六味地黄丸”是基础方,历代医家,有很多临床用方都有“六味地黄丸”的身影。

1、“金匮肾气丸”,是出自张仲景(东汉)《金匮要略》,组方为:附子、桂枝+六味地黄丸。附子、桂枝两味意在“补肾阳”。其功能主治:肾阳不足引起的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阳痿早泄、畏寒肢冷。比如:可以改善性冷淡、阳事不举等。

2、“知柏地黄丸”,出自吴昆()的《医方考》,组方为:六味地黄丸加知母、黄柏。知母、黄柏两味有清热泻火之效。方效:滋阴降火,主治:阴虚火旺引起的骨蒸潮热、虚烦盗汗、腰脊酸痛、遗精等。比如:阳事易举而不坚、不持久等。
3、“杞菊地黄丸”,清代医家借滑寿之名编写的《麻疹全书》,组方为:六味地黄丸+枸杞子、菊花。枸杞子、菊花均有养肝明目之效。方效:滋肾养肝明目。主治:肝肾阴虚引起的两目昏花、视物模糊或眼睛干涩、迎风流泪等。比如:老年性或熬夜引起的眼花、目涩等。另有“明目地黄丸”是在“杞菊地黄丸”基础上加当归、白芍、蒺藜、石决明,方效和功能主治基本相同。
4、“麦味地黄丸”,出自清政府组织编纂的《医部全录》,,组方为:六味地黄丸+麦冬、五味子。麦冬以养阴润肺生津,五味子以益气生津、敛肺止汗。方效:滋补肺肾。主治:肺肾阴虚,或喘或咳者。比如:慢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哮喘或新冠后迁延数月的慢性咳嗽等。
5、“加味肾气丸” 又名“济生肾气丸”出自严用和(南宋)的《济生方》,组方为:附子、肉桂、牛膝、车前子+六味地黄丸。附子、肉桂以温补肾阳,牛膝、车前子以利水下行,共凑“温补肾阳,利水消肿”之功。主治肾阳不足之水肿、小便不利。比如:常见的慢性肾炎或肾功能不全引起的水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6、“十补丸”出自严用和(南宋)的《济生方》,组方为:附子、肉桂、五味子、鹿茸+六味地黄丸。附子、肉桂、鹿茸有温肾壮阳之功,鹿茸+熟地又有补益精血之效,主打一个“补肾阳、益精血”,其功能主治:肾阳虚损、精血不足引起的面色黧黑、足冷足肿、耳鸣耳聋、肢体羸瘦、足膝软弱、小便不利、腰脊疼痛。比如:长时间纵欲后的体力不支。
7、“归芍地黄丸”,出自张景岳(明)的《景岳全书》, 组方为:当归、白芍+六味地黄丸,当归、白芍有补血活血养血的功效,方效:滋肝肾,补阴血,清虚热,主治:肝肾两虚、阴虚血少引起的头晕目眩、耳鸣咽干、午后潮热、腰腿酸痛、足跟疼痛。。比如:属于肝肾两虚、阴虚血少的原发性高血压。

8、“耳聋左慈丸”,出自凌奂(清)《饲鹤亭集方》,组方为:六味地黄丸+磁石、柴胡。磁石以平肝潜阳、聪耳明目,柴胡以疏肝解郁。方效:滋肾平肝、宣通耳窍。用于肝肾阴虚、虚阳上扰的耳鸣耳聋,头晕目眩。比如:老年性的或肾虚型的缠绵难愈的耳鸣耳聋。
9、“都气丸”,出自秦景明(明)的《症因脉治》,组方:六味地黄丸+五味子。五味子有摄肾纳气之功。方效:滋肾纳气。主治:肾虚气喘,或呃逆之证。比如:上几层楼梯或走几步就气喘吁吁的。
在平时接诊过程中,时常会有患者问“六味地黄丸我能不能吃?”“我平时在吃六味地黄丸,行不行?”。自己买的中成药,不是行不行的问题,而是对不对症的问题。众所周知,中医是要靠“四诊合参、辩证论治的,简单的根据症状很难准确的确定吃什么药,一定要结合中医的望闻问切以综合判断。
注:文中所涉产品包装均来自网络,不涉及广告/推荐品牌等。
参考文献:谢鸣.方剂学【M】.北京:民卫生出版社.2002:208-209,220-221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