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吃力不讨好的给建议吗?

杨佩医生 发布于2023-12-26 18:15 阅读量124

本文由杨佩原创

“为什么我好心给他提建议他还这么生气,我提建议都不行吗?”

不是不能提建议,而是我们提建议的时候要注意方法。


图片发自160App

提建议时的“三不要”

第一,不要带有强烈的价值观。比如一个孩子大学专业选了读艺术,她的亲戚觉得读艺术难就业,就和孩子说 “你读艺术 是想让你爸养你一辈子吗?”当然这孩子听了后很生气。因为这个亲戚和孩子讲的时候就带有了强烈的他认为读艺术的人就一定没办法找到好工作的价值观。

第二,不要给对方贴标签。同事下班忘记打卡了,你想提醒ta,到嘴边就变成了“你这个人就是健忘”,明明只是忘记打卡的这件事情变成了是她这个人的问题。那ta当然听着会不舒服。

第三,不要在伤口上撒盐。忘记打卡这个同事可能已经很懊恼要被扣工资了,这是你再来一句“不是我说你,你这么这么没记性”这无疑是火上浇油。

那我们可以怎么不要让自己费力不讨好呢?


图片发自160App
第一个就是SBI技巧 Situation-Behavior-Impact,就是情景,行为和影响。在给别人提意见的时候试着围绕着这三点效果会不一样。

比如一个学生每次上课的时候都打瞌睡,如果老师和他说“你怎么这样子,上我的课打瞌睡你就不要听了,心思都没有放在学习上。” 那这个学生虽然不一定会顶嘴,但心里肯定会不爽,心想不听就不听有什么大不了的,那彼此的关系和对话就会马上终止甚至变得更糟。 

那如果老师用SBI这个技巧就可以是说“我发现我上课的时候,你经常打瞌睡,这让我觉得你很不尊重老师,而且也无心学习。” 那学生听到后就会比较容易对老师坦白他为什么会打瞌睡。这个技巧也可以使用在工作或是和家里人的沟通中。

第二个要点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会主动的忽略掉,我们扪心自问,提建议是真的想让对方好,还是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控制欲。很多人第一反应是那肯定是为了对方好啊,那我们下次开口提意见的时候,试着再和自己真诚的确认一遍,你会发现再开口时语气会不一样。因为你真的想为他好,那就对他友善一点不要让对方受伤。

#健康160 #心理咨询 #人际关系矛盾 #关注精神心理 #精神心理健康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