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同款”黑眼圈你也有?别慌,中医妙招帮你从“哪吒”变“敖吒”

姚睿祺医生 发布于2025-03-04 22:30 阅读量1550

本文由深圳市南山区中医院原创


《哪吒之魔童闹海》

大家都看了嘛?


▲图源:电影官方微博


电影里

哪吒和敖丙的故事

把大家看得热血沸腾



 但看完电影后

不少人都冒出个疑问

“哪吒为什么总顶着黑眼圈呢?”



这不

哪吒去玉虚宫时

还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



 “听说他叫哪吒,弓腰驼背,

相貌猥琐,还带黑眼圈,

长得跟个鬼似的!”



 当我们从电影中回过头来

看看镜子中的自己

是不是也有着“同款”黑眼圈?



其实

黑眼圈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外观问题

更是一个反映身体状况的重要信号



今天

就从中医的角度和大家一起探讨

黑眼圈是怎么回事?

有哪些办法可以淡化黑眼圈?

帮助大家从“哪吒”变“敖吒”




黑眼圈不只是“睡眠不足”

水灵灵的大眼睛,最怕碰上恼人的黑眼圈。睡眠不足、经常熬夜,这是黑眼圈出现最常见的原因。


睡眠不足导致的黑眼圈很好判断,因为睡眠是否充足,自己心里有数。此类黑眼圈很好调理,不需服用药物,只要调整睡眠、规律作息,不用多久就能恢复。


但有的人明明睡眠充足,却还是有哪吒“同款”黑眼圈,这是怎么回事呢?



黑眼圈,在古代被称为“目胞黑”,最早见于《目经大成》。书中描述其特点为眼睑周围皮肤呈暗黑色,如同淡墨晕染在旧棉纸上,远看如烟雨中的山水画。


黑眼圈并非独立疾病,而是一种症状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提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眼睛不仅是心灵的窗户,更是反映身体健康状况的一面镜子。黑眼圈的出现,往往与肾、肝、脾等脏腑功能失调及气血运行不畅有关,通常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肾虚型

【表现】眼圈发黑,伴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成因】中医认为,肾主水,肾虚会导致水液代谢失调,进而引起眼部周围血液循环不畅,形成黑眼圈。尤其是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的人,容易耗伤肾精,导致肾虚型黑眼圈。



2.肝郁型

【表现】眼圈青黑,伴有情绪低落、胸胁胀痛、失眠多梦等症状。


【成因】肝主疏泄,情绪波动大、压力过大会导致肝气郁结,气血运行不畅,眼周微循环受阻,从而形成青黑色的眼圈。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情绪低落或焦虑的人容易出现黑眼圈。



3.脾虚型

【表现】眼圈浮肿,有眼袋,肤色偏黄,伴有食欲不振、口干、乏力、大便稀溏等症状。


【成因】脾主运化,脾虚会导致体内湿气积聚,水湿上泛于眼周,形成浮肿型黑眼圈。



4.气血不足型

【表现】眼圈暗淡,肤色苍白,伴有头晕、心悸、乏力等症状。


【成因】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血不足会导致眼周皮肤失去滋养,出现暗淡无光的黑眼圈。多见于体质虚弱、营养不良的人群。



中医调理黑眼圈:内外兼修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黑眼圈是身体内部失衡的一种表现。通过疏肝理气、补充气血、调理脾胃、强肾益肾等方法,结合良好的生活作息、眼保健操和饮食调理,我们可以从根本上改善黑眼圈问题,恢复肌肤的健康光泽。


内调:辨证施治

1.肾虚型

中医认为“黑色入肾”,故以食“黑”为补。肾虚患者日常可适当多吃些黑色的食物,如:黑米滋阴补肾、健脾养肝;黑豆补肝肾、强筋骨;黑芝麻滋肝养肾、明目黑发;黑枣平胃健脾、补肾填髓;黑木耳滋阴润肺、养胃补肾等。


经医生辨证,可内服中医方药补肾益精。也可以服用我院的特色协定膏方——滋肾强筋方。长期使用,可以改善肾虚引起的各种症状。


膏方

滋肾强筋方

功效补肾益精、强筋壮骨、滋阴壮阳


主治:适用于腰膝酸痛、关节酸痛、腿软乏力、眩晕耳鸣、潮热盗汗、虚烦失眠、口腔溃疡、大便秘结及平时容易上火虚不受补的人群,舌红苔薄白或少苔,脉细数或沉细的人群。对于老年人可有延年益寿之效。



2.肝郁型

中医理论中,肝为 “将军之官,谋略出焉”,肝在五行中属木,喜条达而恶抑郁。“肝主疏泄、调畅情志”,因此养好心情就是养好肝脏


“青色入肝经”,适当多吃些绿色蔬菜可以养护肝脏,如菠菜、韭菜等对肝有益。


经医生辨证,可内服中医方药疏肝理气。日常还可饮用我院特色中药茶饮,如养肝明目茶、养心安神茶等辅助调理。


茶饮

养肝明目茶

功效清肝明目,利尿解毒。


茶饮

养心安神茶

功效清心除烦,宁心安神。



3.脾虚型

日常可适当多吃些健脾祛湿的食物,如山药、薏米、红豆等。


经医生辨证,可内服中医方药健脾祛湿。也可以服用我院的特色协定膏方——健脾益肾除湿方还可饮用我院特色中药茶饮——祛湿健脾茶,帮助改善症状。


膏方

健脾益肾除湿方

功效:健脾除湿,温肾通脉,滋阴潜阳。


主治:适用于易感疲劳,体倦乏力,肝肾亏虚,腰膝酸软,口渴尿频,大便欠畅的2型糖尿病。


茶饮

祛湿健脾茶

功效:清热利尿,祛湿排毒。



4.气血不足型

日常可适当多吃些红枣、桂圆、阿胶等补气血的食物。


经医生辨证,可内服中医方药调理气血。也可以服用我院的特色协定膏方——补血养颜方


膏方

补血养颜方

功效:补气养血养颜。


主治:适用于气血不足、面色萎黄、心慌心悸、月经过少、贫血、眩晕者。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中医内治时,根据患者的证型、病因、轻重程度、个人情况及病程的不同阶段,对症下药。所以,无论是饮食调理,还是服用中医方药、膏方、中药茶饮,都应先找专业医生辨证,听从医生专业分析,安全用药,让自己更放心,也是对自己的身体健康负责。



外养:眼部护理

1.热毛巾敷眼

如果早上起来发现黑眼圈特别重,可以用温热的毛巾敷眼,3~5分钟即可。这是通过热气促进眼周血液循环、消除局部肿胀,有助于缓解黑眼圈。可在专业医师指导下选择合适的中药,熬汁后再热敷,效果更佳。



2.眼部做按摩

通过按摩眼部穴位,可以有效锻炼眼部肌肉群,使眼部及周围皮肤变得更加紧致和富有弹性,改善肌肤血液循环进而淡化黑眼圈。


▲图源:健康报


推荐两组按摩穴位:

第一组:睛明穴、四白穴、承泣穴

第二组:攒竹穴、丝竹空穴、太阳穴


注意,眼部按摩前一定要洗净双手。按摩时间灵活安排,坐车的路上、休息的空档或晚上睡觉前,都可以进行,依据个人习惯而定,一般按摩5~10分钟即可。



中医适宜技术改善黑眼圈

1.针灸治疗

人体眼周有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等多条经络循行。


针灸可刺激眼周及相关经络上的穴位,如睛明、攒竹、鱼腰等,以疏通经络,使气血运行恢复正常,从而改善因气血瘀滞导致的黑眼圈


对于因气血不足不能上荣于目,导致眼周皮肤失于滋养而形成的黑眼圈,能起到补充气血、滋养眼部的作用。




2.火龙罐

火龙罐是一种源于中医的古老独特疗法,其独特的热力和按摩能够深入穴位,刺激身体的自然治愈能力。


它结合了推拿、刮痧、艾灸等多种中医特色疗法,基于“温”“通”“调”“补”的理论,调整气血运行的通道,调节脏腑功能,不仅能改善皮肤状态,还能从根源上调理身体,达到美容与健康双赢的效果


而且,火龙罐治疗后不会像传统拔罐一样在皮肤留下黑色罐印,是许多爱美人士的首要选择哦!


▲图源: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


此外,还有很多中医适宜技术,如:耳部刮痧、铜砭刮痧、耳穴压豆、穴位贴敷、中医推拿、艾灸、平衡火罐、雷火灸等,都可以帮助大家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调整脏腑功能、涵养精神,从而消除黑眼圈。



日常生活要注意

1.规律作息,睡眠充足

尽量早睡早起,不要熬夜,长期熬夜会加速衰老,人在衰老的过程中,眼下皮肤、韧带、眶隔等组织都会松弛,就会出现眼下凹凸不平的情况。


儿童来讲,学龄前儿童睡眠时间应为每天10至13小时,学龄期儿童每天9至11小时。


成人来讲,最好能保证7至8小时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修仙”。



2.做好眼部防晒

紫外线会刺激皮肤产生黑色素,眼周皮肤特别薄,容易出现色素堆积。所以外出时建议佩戴太阳镜或涂抹防晒霜,减少紫外线对眼部皮肤的伤害。



3.眼妆要卸干净

眼部卸妆如果不干净,眼线、眼影残留的色素长期堆积在皮肤组织的缝隙中,会造成黑眼圈的加重。


眼部卸妆时建议选择温和的卸妆产品,避免摩擦眼周皮肤。轻柔按压卸除眼妆,眼周皮肤较薄,切勿拉扯。



当出现哪吒“同款”黑眼圈时

不要焦虑

先考虑近期的睡眠是否充足

如因睡眠不足引起黑眼圈

可通过调整作息改善


但如果长期失眠

或睡眠充足但仍有黑眼圈

可能是身体存在疾病隐患

建议及时就医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来源:人卫健康、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新华网等综合整理;以上电影画面均来自“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微博,侵删

编辑:林志丹

医学指导:门诊部主任  廖穆熙;主管药师  黄晓杰

声明:以上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诊疗意见,涉及疾病具体事宜,建议就诊咨询。本公众号致力于公益宣传,无任何广告宣传意图及商业用途,部分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