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养生 | 小雪至,寒冬始!保护好身体这几个部位很关键→

姚睿祺医生 发布于2024-11-23 15:15 阅读量402

本文由深圳市南山区中医院原创



小雪是入冬后的第二个节气

此时节

天地闭藏,天气寒冷

人体处于阴盛阳衰的阶段

养生需注意顾护阳气

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这份攻略快收好!



中医养生治未病

 起居:早睡晚起 

《黄帝内经》:“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冬季阳气潜藏、阴气盛极,万物活动趋向休止,日常起居应该注重早卧晚起,保证睡眠时长以固护阳气,以待来年春日生发。


要注意,这里建议“晚起”并不等于提倡“赖床”,需以日出时间作为尺度。冬日最好的起床时间就是太阳出来后,当位于地面的寒气被驱散之时,可以防止寒邪伤阳气。



中医养生治未病

着装:注意防寒

“若要安逸,勤脱勤着”,小雪节气要做到衣服酌情增减、随增随减。


在温暖的室内不要捂得太严,以温暖不出汗为好;到温度较低的地方要及时添加衣服,避免一冷一热。


大家要重点护住这4处——


◑ 防脚寒:建议睡觉前泡个脚,促进周身血液循环,使全身都暖和起来。天气好时,也可踢毽子、走路,锻炼下肢、抬高下肢,提高御寒抗病能力。


◑ 防头冷:头为一身之主宰,诸阳所会,百脉相通,一旦受到寒邪侵袭,易引发感冒、鼻炎、头痛、牙痛、三叉神经痛等。所以,冬季外出要戴帽子,最好是能盖住前额的。头部出汗后不要立刻摘下帽子,应先到室内慢慢消汗,避免冷风直吹。



◑ 护胸背:前胸和后背是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之所在,此处受寒,容易耗伤人体阳气,导致免疫功能下降,还容易诱发冠心病。因此,要注意保暖。天气好的时候,别忘了给后背晒个“日光浴”,热流会让全身舒服。


◑ 护腰腹:肾喜温恶寒,肾气有温煦全身阳气的作用。一旦腰部受寒肾气受损,就会立刻“闹情绪”,人就会感到怕冷、无力。因此,冬日养生,要护好肾脏所在的腰腹。



中医养生治未病

饮食:适当吃“苦”

肾乃先天之本、生命之根,肾与冬气相应,因而冬季最宜养肾以固精敛阳


《黄帝内经》曰:“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中医认为苦味入心,于阴阳属阴,在五行属火,因而苦味属阴火,苦味之品能使心火下济于肾水,能坚肾阴,以达到阴阳互交、水火既济的平衡状态。


苦味之品分两类:


一类苦温,如红茶等,火能生土,因而苦温之品能温脾土而具有燥湿健脾之功;


一类苦寒,如绿茶、莲子芯等,能清心与小肠之燥热、邪火。


冬天阳气趋于内敛,阳旺于内,平素体格强健或进食辛辣肉食较多的人,可能容易出现口舌生疮、口干口渴、咽喉肿痛、心胸烦热、小便黄赤、失眠多梦等内热上火的症状,此时可适当饮用绿茶,食用柚子、慈菇、苦瓜、苦苣、莴笋等食物,有助于清热泻火、利尿润肠。



而平时手足不温、畏寒喜暖、大便稀溏、小便清长的人体质偏于虚寒,则不宜过多食用此类苦寒之品,否则容易加重阳气虚衰。


红茶、芥菜、艾叶、白豆蔻、陈皮等苦温之品,既能温脾燥湿又能温肾坚阴,可于茶饮、食疗当中加以搭配。


中医养生治未病

运动:注意热身

民谚有云:“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小雪时节,运动要持之以恒。


动能升阳,动助血行气畅,通过运动,可以改善大脑、心脏等重要器官的血氧供应,使人精力充沛。运动还能减轻紧张、焦虑、抑郁等状态。



对于有晨练习惯的老年人来说,最好将锻炼安排在日出后或者午后,避免在大风、大寒、大雪、雾露中锻炼。


运动之前要做好热身运动,运动以温和的有氧运动为主。如练习八段锦、太极拳、慢跑、快步走、游泳等,运动过程中要避免大量出汗


中医养生治未病

情绪:保持愉悦

季节性抑郁症好发于冬季这一夜长昼短、万物凋零潜藏之时。


有时会有“天冷得动都不想动”“这雨下得我都快要发霉了”“感觉我的心情跟这天一样灰蒙蒙滴”等类似说法。这时,就要警惕季节性抑郁症



俗话说“冬阳一寸值千金”,适当晒太阳是应对冬季抑郁症,精神调养的好方法。晒太阳不仅能够补阳气、补正气,还能排除不良情绪,让人感到愉悦和温暖。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不妨走出户外,享受一下冬日暖阳的明媚吧!


此外还应积极参加社交活动,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即使是天气再灰蒙蒙,也不能耽误了朋友们的聚会,愉悦的心情很重要。





深圳近期气温骤降

寒气袭人,降雨增多

大家注意及时增添衣物预防感冒

出行记得查看天气预报

带好雨具

转发这篇文章给关心的ta们

一起健康度过寒冬吧~





我院门诊部及社康中心实行预约就诊制,请您安排好时间提前预约挂号。


了解医生出诊信息,欢迎关注“深圳市南山区中医院”微信公众号,进入公众号—门诊服务—预约挂号。为避免医生临时调班造成大家的不便,具体出诊时间信息仍以“健康160”和“社康通”小程序的挂号信息为准,如有疑问也可致电咨询,谢谢!


参考来源:广东中医药等

医学指导:门诊部主任  廖穆熙

编辑:林志丹

声明:以上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诊疗意见,涉及疾病具体事宜,建议就诊咨询。本公众号致力于公益宣传,无任何广告宣传意图及商业用途,部分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深圳入秋!大降温来袭,如何提高免疫力,预防感冒?

长胖、爆痘、脱发……多囊不止让女性“变丑”!中医帮你这样调理→

冬季养生在于“藏”!这两道冬季靓汤,滋补肝肾,润肤止痒,更适合广东人!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