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有一种体质,叫“温度敏感型”体质。
这类人往往有个特点,对生活中的温度非常敏感。
首先是天气,天气一热就容易暴汗、心烦,一冷还容易感冒、鼻炎。
其次是饮食,一吃烧烤、辣椒就容易口腔溃疡、狂冒痘痘,吃点凉的还容易胃痛、腹泻。
人家是身体倍棒、吃嘛嘛香,而他们则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冷也不行,热也不行。
看看中医怎么处理这种“温度敏感”体质吧~
这是一位线上就诊的朋友小M,青年女性。
诊疗经过
请问您有什么不舒服?
症状太多了,我都不知道从何说起。在暖气房里的时候,我超级怕热,烦得不行,就想吹会儿冷风。但真到外面凉快会儿了,又觉得身上很冷、胃里不舒服,冷也不行,热也不行。
您一样一样说,先从最难受的开始。
起初我发现一个很神奇的症状,就是每当天气转热、或者在暖气房里待的时间一长,我就会出现严重的失眠。每天晚上一到11点就发热,浑身上下都热的不行,特别是手心、脚心,都能摸到皮肤有明显的温差,眼眶还有热痛感。无论有多困都很难轻易入睡,总要熬到1-2点。难以入睡就算了,还容易被其他事物惊扰,通常睡到早上5-6点就会醒。
所以我现在特别怕天气变热,一热我就整宿整宿睡不着。
除了睡眠问题,我还有工作、学习方面的困扰。当我觉得很热的时候,就会感到非常困倦、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心烦意乱的,做一些简单的运动能稍微缓解一些,但还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哦,对了。我还特别容易上火,容易牙龈出血,脸上冒痘,经常便秘,粑粑很粗大的那种,严重的还会撑得肛裂、大便带血,上厕所特别疼,唉。
那吹了冷风会怎么样呢?
问题就在这里!我每次一觉得自己是穿多衣服、盖多被子热到了,想要往下减的时候,就会开始着凉。一减衣物,凌晨必被冻醒。之后几天就会开始食欲下降、腹胀胃凉。
清热去火的中成药、凉茶、水果、凉饮料这些是一点也沾不了,一喝晚上就会感觉到心砰砰直跳,全身都有心跳感,感觉头皮也在突突地狂跳,耳朵里面的血管像在跳舞一样,根本睡不着。
你说这穿多了会发热,穿少了又难受,平日里根本不知道该怎么照顾自己,总觉得自己太脆弱了。
听完了自述,咱们来看看小M的舌图↓:
分析过程
小M之前看诊过一次,我用的是加味逍遥散治疗,症状有所改善,但仍旧会反复。我看她是年轻女性,体格消瘦,面色浮红、唇红而干,确实是一派热象。但是,她又有畏寒、食欲下降、胃凉、腹胀,吃不得瓜果凉饮和清热消炎药,舌是淡红的、胖大的、苔白腻润的,还有脾胃元气亏虚的体质。
略作思索,辨为脾胃元气亏虚,郁火内伏。症状以热为主,当急急升阳散火,兼顾元气,用李东垣的升阳散火汤加减。
拟方如下:
结果:喝完3付后,小M的失眠和心烦症状有明显改善,大便转为1-2日1次,质地偏软,食欲也恢复正常,到了下午,也没有疲惫困倦之感。恰逢月经来潮,患者觉小腹冷痛、月经不畅,后又改用温通活血药,痛经消失。经后服完此方七剂,诸症痊愈,五年间断随访,至今再未复发。
心得体会
在现实中,这类体质敏感的朋友不在少数,冷也不行,热也不是,症状一大堆,很容易受温度的影响,我姑且套用现代名词,称之为“温度敏感型”体质。
往往这类人,吃点瓜果、冷饮、牛黄上清片就拉肚子、胃凉、胃疼,吃辣的、烤的还贼容易上火,在食养、用药上存在较大难度。
回到具体案例。一方面,小M有脾胃元气不足的体质,所以形容瘦薄,素来怕风、怕冷,不喜瓜果冷饮,还容易胃胀、胃痛。另一方面,又有郁火伏于体内,所以有失眠、烦躁、便秘等表现。
这种情况,是不能用寒凉清火的中药或者食物的!虽然短时间内能把火气压下去,但会进一步损伤脾胃,元气更虚。古人提出了一个高明策略,叫“火郁发之”。也就是说,当屋内十分闷热,我们首先要想到的是打开门窗,通风透气,让空气对流,那么屋内的闷热感能很快消失。
所以,针对这种脾胃元气虚、郁火内伏的情况,我们的治疗核心就是给人体开开窗、透透气,把憋在里面的热气给散出来,同时兼顾下脾胃元气,再给门窗修修补补,让它更耐用一些。
END
姚睿祺
中医内科 医师
广东潮阳人,中西医结合临床博士,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先后师从于经方大家余秋平先生、国医大师王庆国教授和国家级名老中医黄力教授。
临证擅长:
出诊地点:
深圳市南山区中医院大冲中医门诊部(新城花园1栋)
出诊时间:
周二至周六 上午8:30-12:00 下午14:00-17:00
线上预约扫此处
点击下方黑字关注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