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家长问我,说网上都在传“让孩子饿一饿会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可以让孩子长的更高”,这个说法是对的吗?
我只能说这个说法一半对一半不对。孩子在饥饿状态下会出现低血糖,而低血糖是生长激素最强的刺激因素,无论是急性饥饿还是慢性饥饿,都可以刺激生长激素分泌得更多。临床上为了确诊生长激素缺乏症会用胰岛素做激发试验(胰岛素会降低血糖),就是想看看在低血糖的状态下孩子的生长激素(GH)分泌是否正常。这是对的一面。
生长激素是孩子长高的关键激素,但饥饿状态下增多的生长激素却无法促进孩子长高。生长激素由大脑里面的一个器官-垂体所分泌,进入血液后生长激素刺激肝脏和其它的一些器官产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从而刺激骨骺生长,人体最终不断长高。生长激素的促生长作用主要是通过IGF-1实现的。GH-IGF1轴在人体处在饥饿状态时还可以调节能量平衡。
饥饿状态下,人体糖原储备不足以维持能量平衡,脂肪和其它物质也被动员起来作为应急能量使用,以维持人体体温,确保心脏、大脑以及其他器官能够正常运转。
佛罗里达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人体在饥饿状态下IGF-1会显著下降(原因可能是饥饿状态下的某种代谢产物抑制了IGF-1的产生),仅仅只需要饥饿3天,IGF-1就能出现断崖式下降(禁食3天IGF1会下降44%,轻度饥饿下降程度会轻一些)。此时,脂肪酸和氨基酸主要作为热量来消耗,合成蛋白质显著减少。
虽然生长激素分泌增多了,但IGF-1的下降反而消除了生长激素的促生长作用,从而让人体把物质都优先用来维持能量的稳定(毕竟在饥饿状态下,维持能量的稳定是最紧急的任务)。原本用于生长发育的物质被当作能源消耗掉,所以细胞的生长和增殖会受到抑制,儿童的身高增长速度也会同步减慢。
所以,想通过饿一饿让孩子长得更高是不可能的,否则,过去咱们吃不饱饭的时候岂不是会比现在更高?
给孩子安排饮食要遵循孩子的意愿,不要过饱,也不用刻意让孩子饥饿,家长最重要的任务是给孩子安排科学合理的食物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