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孩子是上天派来的小天使,但有些孩子简直是个“小恶魔”,让父母头疼不已。上课不注意听讲、摇头晃脑、挤眉弄眼、总是发出怪声、做一些小动作、脾气暴躁、性格古怪总爱和同学打架。
其实,这些“坏毛病”有时并不是孩子故意而为之的,或许是被“魔法”(抽动症)附了身!
下面是来自孩子妈妈的自述:
五六岁挤眉弄眼,以为是坏习惯,屡教不改;
儿子五六岁时,那时孩子还在上幼儿园。有次去接孩子放学,无意中听到老师提起孩子有挤眉弄眼频繁抽鼻子的现象。当时的我自认为孩子哪里不舒服或者养成的什么坏习惯,也就没太当回事,看到孩子有类似的动作总是厉声吓止。但是每次吵过后孩子就还是改不回来。
直到孩子被人讥笑,妈妈才意识到要求医!
就这样拖拖拉拉两年多了,孩子也上小学了。有次孩子和同学在楼下玩,隐隐约约妈妈听到孩子们的打闹声,透过窗口看下去,有个小孩正在指着孩子说着一些关于“鬼脸”“有病”讥讽的话,妈妈立刻把儿子叫了上来。当儿子边哭泣还边抽搐偶尔伴随着耸肩,妈妈顿时慌了神,她用生命维护的宝贝,却被同伴们嘲笑,做妈的心该有多疼。同时妈妈也意识到,孩子这种情况必须去医院及早治疗,拖着只会病情更加严重,孩子还会因此被嘲笑心理上遭受打击。当晚妈妈在网上搜索孩子症状,咨询医生,选择医院。
确诊抽动症,后悔没早来!!
——抽动症分级科普——
01单纯性抽动
症状出现半年之内,表现为眨眼睛、皱鼻子、翻白眼、挤眉弄眼。
02多发性抽动
症状超过半年,表现为扭脖子、耸肩膀、点头摇头、甩手甩脚、摇头晃脑。
03抽动秽语综合征
在第二级的基础上伴有喉头“吭吭吭”发声、鼓肚子、深呼吸、说脏话、骂人、走路不稳,症状变全了。这是属于晚期抽动症的表现,虽然控制起来难度较大。
有的患儿一上来就是第二级,有的患儿眨眼自己好了,再次复发就进入第二级,甚至跳级。所以,家长们只有早发现,早检查,早干预,才能避免孩子症状一级级加重。
家有抽动症娃,父母要知道6件事,需要多配合:
抽动症不是什么大病,早发现、早干预,一般都可以恢复。
抽动症有一些比较常见的诱发因素:感冒、过度紧张、疲惫、兴奋、刺激、被打骂、电子屏幕接触时间过长,家长需要帮助孩子进行监督,改善。
有可能一段时间内抽动症状减轻,有可能出现另外一个新的抽动,建议家长观察孩子整体的抽动症症状的持续时间、次数、频率等,方便判断孩子病情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