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对他示意微笑,他却面无表情,难道他很讨厌我吗?”
“我的人生之所以这么悲惨,都是因为我没有一对开明、富裕的父母”
“为什么约会对象不回我消息,他是不是不喜欢我?”
以上这些想法,是否曾经出现在你的脑海中?
如果你回答“是”,那么你可能正在被「受害者思维」绑架。
01
什么是受害者思维?
我们经常会在社会交往活动中遇到一些难以确定其真实意图的行为,大多数人在面对他人表现出的意义模糊的社交行为时会倾向于解释为外部原因,比如“对方或许是因为今天心情不好,并不是针对我”。
但有些人会倾向于将自己在各种人际关系上都视为持久的受害者,自己对此无能为力,并且受害成为了自我认同的核心特征。
我们这里提到的「受害者思维」并不包括那些遭遇了家庭暴力、职场性骚扰以及其他重大灾难事件的真正受害者的心理,而是一种不健康的不利于自身发展的心理防御机制。
根据心理学博士Rahav Gabray的研究,她们将这种受害者思维命名为「人际受害倾向」,主要有四个核心的特征:
(1)不断地向外界寻求确认对自己的受害者身份的认同;
他们永远都希望自己的痛苦被他人承认,一般来说这是经历创伤后的正常心理反应,经历创伤时,我们一直以来没有怀疑过地认为「世界是一个公平正义和道德的地方」的假设会被打破,而将自己认同为受害者有助于我们重新塑造对「世界是公平正义」的信心。
(2)道德精英主义;
他们永远站在道德制高点,其他人在他们看来都是不道德的,通过指责他人的不道德、不公正或自私来控制他人。
这一维度往往是作为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发展起来的,用来抵御强烈的的痛苦情绪,并成为个体用来维持自身积极形象的一种方式。
但这种简单粗暴地将外界分为“邪恶——良善”的二元对立的极端思维最终还是会阻碍个体成长,并且失去洞悉世界和他人复杂性的能力。
(3)缺乏同理心,认为自己有权对他人做出自私的回应;
太过于专注在自己是受害者的状态中,容易对他人的痛苦视而不见,并且对于折磨他人更加“理直气壮”。
他们认为自己已经吃过太多苦头了,所以不再会觉得有义务去关心他人的痛苦,因此,在一些可能的时刻会放弃帮助他人,表现出一种麻木感。
(4)反刍思维,频繁地回想起曾经的受害者经历。
在这方面得分高的人会不停地回想以及和他人谈论自己在过去的人际关系中所受的伤害或是所犯的错误,而很少去思考或者讨论可能的解决方案。
02
受害者思维是如何形成的?
(1)童年的创伤经历
Gabray认为,人们的受害者思维是在某一特定的年龄阶段所习得的。
在通常情况下,孩子会内化父母在小时候照顾和安慰自己时的行为反应,从而不再需要外界他人来安慰自己。
而具有受害者思维的人内在缺乏一个「好父母」,他们在遭遇痛苦时无法很好地安抚自己,这就是他们会在人际关系中不断感到受到伤害的原因。
他们非常脆弱,会反复回想自己的过错,并且具有与自恋者相似的人格结构,擅长用分裂的心理防御机制来抵御痛苦。
(2)被剥夺感
具有受害者思维的人总是认为自己的感受、付出和需求没有得到他人足够的尊重,这来自于他们未发展完善的自我认同,因此无法从内在获得自我价值的确认,形成了一种放大版的“认知失调”——即他们认为自己应得的与自己实际得到的总是存在巨大落差。
(3)缺乏同理心
他们很难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因此他们的注意力总是放在自己的身上,一旦遭遇一些微妙的不公正的对待便会立刻被他们感知到,习惯性地将自己视为受委屈的一方。
(4)拥有权力
研究表明,拥有社会权力者往往会减少换位思考,对他人的情绪、兴趣和想法的判断力也会降低。
03
如何改善自己的受害者思维?
(1)正视并承认
首先承认自己存在这种不健康的思维模式,并且认真去分析它对你的人际模式造成的影响,以及对人际关系造成的破坏,评估一下这种后果是否值得自己继续去维持,再考虑要不要改变。
(2)宽恕他人
仇恨他人最终只会伤害到我们自身,一个整天生活在对外界的怨恨和愤怒里的人很难获得真正的快乐和平静,并且失去对自己情绪的控制权。
(3)试着跟自己对话
受害者思维本质上是把自己放置于人际关系中的弱势地位,任由他人来“伤害”自己,而上述也提到其中的原因或许是内心没有一个「好父母」在遇到糟糕的事情时安抚我们。
这时我们便要学会做自己的「好父母」,通过自我对话来激励自己,给予自己力量,在预感到自己要陷入受害者思维里时,及时地将自己从中拉出来。
(4)行动起来
受害者思维的产生是为了抵御外界的压力和痛苦,而这并不是一个健康的应对压力的方式。
我们应试着学会用具体的行动来缓解压力,行动也可以使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此时此地,并且行动后的正反馈也能够成为我们去改善自身生活的动力。
写在最后,
当你感到难以通过自己的力量的认知走出当前的思维困境,可以向身边的家人、朋友或者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透过他人的眼睛来审视自己也未尝不是一种了解真实自我的办法。
停止怨天尤人,才能将情绪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