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静催眠药根据作用机制,包括很多种类,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部位和作用方式各不相同。
比如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它的作用机制是,作用于人体内的苯二氮卓受体,促进中枢性神经递质Y-氨基丁酸的释放,进而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同部位的抑制。
1-现在常用的镇静催眠药还有非苯二氮卓类药物,相比于苯二氮卓类,非苯二氮卓类药物对y-氨基丁酸受体的靶向性作用更强,特异性更高,对主观和客观睡眠都有改善。
2-巴比妥类镇静催眠药,是一类非特异性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它可以作用到中枢神经系统的各个部位,使神经从兴奋转向抑制,出现镇静、催眠、基础代谢率降低的情况。和巴比妥类作用相似的还有醛类镇静催眠药,如水合氯醛。
3-有褪黑素受体激动剂,比如雷美替胺、阿戈美拉汀(阿戈美拉汀同时还是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等,可以激动褪黑素受体,进而激活内源性褪黑素。都知道褪黑素是调节人体睡眠节律的重要物质,参与正常睡眠的睡眠-觉醒周期性生理节律的调节。
4-还有一些组胺H1受体拮抗剂,比如苯海拉明等,可以通过阻断组胶H1受体,引起诱导催眠的作用。还有一些抗抑郁症、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也用于催眠,它们分别作用于5-羟色胺受体2、5-羟色胺受体
5-肾上腺素2受体等,起到镇静催眠的作用。
这些镇静催眠药的作用机制各不相同,但基本都是以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为目标。
01.中毒
长期失眠的病人单一用药时间太久,会蓄积中毒或因耐受作用而盲目自行加量,超过安全界限;或者盲目联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安眠药物,均导致毒副反应增多。出现反应迟钝、思维迟缓、头痛、眩晕、肌无力,容易跌倒,甚至嗜睡等症状。
02.产生依赖性
长期吃安眠药,可产生依赖性。一停药病人会出现躯体和心理的变化,如烦躁不安、抑郁、惊恐、偏执及肌强直等。
03.睡眠异常
从长期吃安眠药易引起失眠反弹,中短效的安眠药,最易引起反跳性失眠。吃安眠药后的睡眠与正常睡眠不完全相同,病人往往有墨梦多、定时早醒或白天嗜睡现象,特别是长效药物,容易导致药效残留,引起反应力、注意力的下降。
04.记忆力减退
长期单一吃安眠药,可使人认知能力降低,记忆力和智力减退。老年患者、伴有精神疾病、高危人群易出现记忆损害,表现为学习新知识的能力降低,但对已获得的知识几乎无影响。
05.呼吸抑制
安眠药有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吃此类安眠药可能造成呼吸抑制。
06.肌肉松弛
这是镇静催眠药物的肌肉松弛的不良反应。安眠药所产生的全身的肌肉放松,不只是大脑在睡觉,连肌肉也睡着了,醒来后人们就会觉得全身软弱无力。对于老年人来说,容易在起床时因为无力而跌倒,增加骨折风险。
07.孕期及哺乳期危害大
有的安眠药可能使胎儿畸形,孕妇服用后还可能出现新生儿哺乳困难、黄疸和嗜睡。哺乳期吃安眠药,安眠药的成分可能转移到母乳内,对新生儿造成不良影响。
08.长期吃伤肝肾
安眠药经过肝脏分解,由肾脏排泄的,所以对肝肾功能必然有影响。对肝肾不好的人,要注意选择副作用小的安眠药。
09.胃肠功能紊乱
如恶心、食欲减退,腹胀、便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