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象吗?作为一名成年人,居然能将问题和责任推卸到一名孩子身上,这简直就是匪夷所思!
更不可思议的是,这样的事情竟然就发生在我自己身上…
01
“听话懂事”的孩子怎么说变就变了?
我是一位9岁孩子的母亲。
在我的印象里,儿子晨晨(化名)从小听话懂事,懂得关心周围人。
在家时还会帮家里人做家务,性格比较外向,很喜欢和周围的孩子甚至成年人交朋友,周围邻居都很喜欢他。
可未曾想,上小学以后,孩子悄悄的开始发生了变化。
当我并未意识到这些变化的到来。直到有一天我接到了学校老师的电话:
“您好,我是晨晨的班主任老师,想请你今天有时间到学校来一趟,晨晨上午在学校因为和同学发生争执打架,还把同学给抓伤了。”
老师挂完电话后,我足足愣神了五分钟。
似乎全然不敢相信自己的孩子在学校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在我的脑海中,那个活泼开朗、人见人爱的孩子完全和蛮横无理、粗鲁撒野沾不上边,我心里反复升腾起一个疑问:
“这怎么可能是我的孩子呢?”
带着疑惑,我急匆匆赶到学校老师办公室,一进门就看到两个孩子规规矩矩地站在办公室角落,老师和家长就坐在他们的对面。
对方家长看到我进门,就怒气冲冲地指着孩子说道:
“晨晨妈妈,你看我孩子脸上,这都是被抓伤的!这怎么处理?”
我这才发现,那名小男孩脸上赫然有着两条明显的抓痕,其中一条还破皮了,而晨晨却没有任何受伤。
没有多余的思考,一股怒气瞬间涌上心头,一耳光直接狠狠地扇在了晨晨脸上…
回家后,一个问题一直盘旋在我的脑海:“为什么孩子说变就变了?他以前可从来不是这样!”
02
为什么我越“努力”,孩子越“叛逆”?
自从打架事件发生以后,我开始更加注重和孩子的“沟通交流”,更加专注学习网上的育儿经验和方法。
因为我想竭尽全力成为一个好的妈妈,竭尽全力地将孩子养育成一个优秀的人。
但往往事与愿违,一段时间后我接到了更多来自老师的投诉:
“晨晨妈妈,你家孩子今天课间休息后直接迟到了二十多分钟才来上课,老师在学校各个地方找了他很久!”
“晨晨妈妈,你家孩子在上课时完全无视纪律,和其他孩子说话,影响到周围同学的学习。”
“晨晨妈妈,今天的课堂作业,你家孩子完成的很糟糕,几乎是交白卷给老师了!”
慢慢地,我从一开始的疑惑不解,到愤怒,再到自我怀疑。
我的内心就像经历了一场过山车游戏,曾经引以为傲的儿子,现在就像被丢进了角落的垃圾桶,被老师抱怨嫌弃,被同学孤立排挤。
面对这样的变化,我束手无策。
而老公平时也忙于工作,经常加班,在教育管理上的“软弱无能”更是让我失去了方向。
因为我和他在教育理念上就没有达成一个良好的共识,甚至从内心深处就看不起老公所秉承的教育理念。
所以,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我几乎是一个人做了所有决定。
我开始更加全方位的监督监视孩子的行为,跟踪管控孩子24小时的所有行为,并对他的生活做了全方位的计划安排。
比如学习、课后补习、纪律约束训练等。每一天都折腾得很晚,孩子筋疲力尽的同时,我也感觉自己有些吃不消。
但内心有个信念一直在支撑着我:“只要我做得足够好,孩子肯定又会变得和以前一样了!”
似乎我的努力带来了一些转机,孩子在学校的表现终于有了一些好转。
但在短暂的平静后,却影响了更大的危机:晨晨直接不想上学了!
记得那天是星期一的早上,我刚刚做好早餐端到孩子面前,并嘱咐他好好吃完。
可五分钟后,忙碌着收拾厨房的我转过身却发现他一口都没吃,顿时一股无名火涌上来:“你怎么回事!马上要迟到了,还不吃!”
可等来的却是一句让我震惊的话:“妈,我不想上学了!”
这句话几乎是从牙缝里面颤颤巍巍挤出来的,我不知道是自己不愿接受这个事实还是真的没有听见,总之这句话离我既深刻又遥远。
那一瞬间,作为一名成年人,作为一位母亲的所有自尊和防线轰然倒塌…
吕晓蔚老师分享:
很多时候,孩子的行为问题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
如果仅仅是循着问题的表象来寻求解决办法,可能会将孩子逼进一个更深的泥沼。
同时也会让父母感到挫败感,这是一种两败俱伤的局面。
如果我们此时能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换个角度去看待孩子的行为问题,我们就会发现这些看似一个个孤立问题的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个个触目惊心的答案!
03
真正“生病”的,可能不是孩子
“老婆,你最近因为孩子的事情状态越来越差了,要不我们找时间一起看看心理咨询吧。”
我有些诧异地忘着老公,尽管心里有些抵触,但那一刻,似乎有种温暖触动着我。
是的,我已经太久没有得到过这样的关心。
因为我一直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负重前行”,从未止步!
后来,在老公的鼓励下,我们一家三口相约去找了一名资深心理咨询师。
起初我带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想法配合咨询。
我并不认为这样的谈话能给孩子带来什么变化,因为“谈心沟通”我也经常在和孩子做。
但让我诧异的是,老师在了解询问了我们的情况后,并没有直接和孩子过多的沟通,而是与我进行了交流,原来在这场咨询中,我才是主角!
心理咨询师:“所以,你认为孩子现在的行为表现都是因为自己的教育管理的不够好以及孩子没有按照你的要求来做,对吗?”
我:“是的,难道不是这样吗?我实在想不到其他的理由和方法了!”
心理咨询师:“如果我们将问题看作是一种向外表达的信号,就像一颗不断闪烁的电灯泡,我们以为它坏了,但是很有可能这种闪烁是在通过摩斯电码隐秘地向我们传递某种信号,而要解读这种信号表达的信息,需要我们耐心地解读。”
咨询老师的一番话令我突然间有种顿悟感,我似乎找到了一个全新的方向。
在接下来的数次咨询中,我终于意识到:“生病”的不是孩子,而是我!
我以为我和孩子达成了“沟通交流”,但那只是我的单方面灌输!
我以为我了解了孩子在学校表现的问题原因,但那只是我情绪化的自我判断!
我以为我在教会孩子如何约束自己,管理自己,但那只是我一厢情愿地将行为问题归咎于孩子身上的借口!
一场风暴后,我看见了身在暴风眼中的自己是如何将孩子的行为问题一步步扩大化。
而当风暴归于宁静,我才发现老公的难能可贵,那些我以为的“软弱无能”,都是他在包容我在孩子教育中所走的弯路。
原来,我一直都不是孤立无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