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叫小沫,
我是一名重度抑郁症患者。
在我决定自杀的那天,天气很好,阳光普照。
你肯定不会相信这是我精心挑选的天气~
因为前不久我刚看完了这部同名的电影
——《阳光普照》。
当我看到电影中的阿豪,
我感觉就如同照镜子一般,
心里觉得,那就是我自己吧。
和阿豪一样,我的世界里也一直阳光普照,容不下一丝阴影...
在我读初中那会,爸爸妈妈离婚了。
自那以后,我成了妈妈的全部寄托。
记得有一次放学回家,妈妈一开门就问我考了多少分。
在得知我没考上95分后,妈妈冷着脸对我说了句:
“你真的太让我失望了。”
然后把我关在门外。
我那时候站在外面拼命的哭,撕心裂肺的喊,脚不自觉也软了下来,最后整个都趴在了墙边...直到隔壁奶奶听到了出来为我求情,我才被放进了屋。
说到这里,我又想起妈妈那时候冰冷冷的眼神了哈哈~
好像从初中开始,我就觉得一切都是我的错,父母离婚也是我不够好,妈妈生气了也是我不好,我怎么能让他们这么失望,全都是我的错,我真的是太差劲了。
哎。我的存在,好像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妈妈的,爸爸的,老师的,朋友的,就是没有我自己的...
终于直到有一天,
我发现已经找不到自己了。
你们应该都不喜欢阴影吧?
但是对于那时候的我来说,阴影算是我的避风港了。在我被阳光追着无处可逃时,我就会躲进阴影里。
在学校,我是认真负责的好学生;
在家里,我是处理妈妈负面情绪的“垃圾桶”;
在朋友面前,我是善解人意的“人际润滑剂”。
只有在阴影里,我才能短暂地喘上一口气。
当妈妈拿到我的诊断书时,仍然不愿意相信自己的眼睛:
“我女儿怎么可能会得抑郁症呢?她那么懂事……”
妈妈紧紧拽着手中薄薄的纸,带着最后一丝希冀,看向医生:
“那她什么时候能回去上学呢?眼看马上就要高考了,这耽误不得啊!”
医生沉默了几秒,叹了口气说道:
“你还是先想想怎么让孩子平安活着吧。”
大家肯定觉得那时候我听到这些应该很奔溃吧?
并不是呢。
那时候的我,连产生情绪的力气都没有了。就好比一个被放气了好久的气球,皱皱的,缩缩的,干干的,瘪瘪的。
小沫的故事并没有迎来结局。休学,和自己的抑郁症和解,她还有一条漫长的路要走。
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像小沫一样的孩子。
父母:“考试考了多少分?”
A孩子高兴说:“98分!!!”
父母:“还是粗心了,你看隔壁阿文都满分100!”
B孩子淡定说:“80分。”
父母:“你考80有什么用,刚出及格线,叫你平时认真点!”
C孩子失落地回答:“59分...”
父母:“这么低,连及格都没有,学费给你白交了!”
如果,
你是孩子,你内心会不会很无助?
他们会出现离奇的抑郁,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们父母采用了传统的教育思维。
这就会导致,父母确实想让子女成才,想为他们好,结果却反而给孩子培养了自卑、胆小的基因。
从事心理咨询多年,见过很多人来咨询亲子问题,很多父母问过最多的问题是:
“孩子很自卑,长大后不愿跟自己交流怎么办?”
我说解铃还须系铃人。
其实就是刚刚说的,孩子的现状大多情况都是小时候的影响,除去外界的少部分因素,更多的还是原生家庭的环境问题。
我见过一些父母,在跟孩子交流的时候,都有一种居高临下、我是你爸妈的姿态,而不是作为一个朋友、一个倾听者去沟通。
特别是在人生的某个阶段,他们会让孩子朝自己想要的路子走,采用“包办式”的控制方式。
小学时:
父母:想要什么?你考好就给你买。
孩子期待地想了想:嗯......我想要个属于自己的手机!
父母:你再想想,手机玩多了不好。
孩子又高兴地说:那就带我吃一顿烧烤吧。
父母摇摇头:烧烤太热气了,少吃,还是奖励你一套新题本吧。
孩子:......
懂事时:
父母:你最近成绩下降了,我明天请你班主任吃顿饭。
孩子:我会努力的,不用请。
父母:你懂什么,班里这么多学生,不吃哪顾得上你。
孩子:......
工作后:
父母:找到工作没?
孩子:找到了,一家传媒公司。
父母:公司名字是什么?我看看靠不靠谱。
孩子内心:我都这么大了,还担心我判断能力。
只能说:XX传媒公司......
父母:哦,公司几个人?工资怎么样?
孩子:十来个,四五千。
父母:你公司电话给我,问问福利那些,别吃亏。
孩子:......
你可以看到,父母不管孩子多大,总有一种掌控感,总是认为自己的经验错不了,什么都想对孩子的人生插一脚。
即使是自己不了解的领域,仍然给孩子建议,这就会导致孩子很难摆脱家庭去独立做选择,非常不利于他们的向外发展。
这些话,极大的打击了孩子的自信,而且你会发现,从小在这种环境长大下的孩子,长大后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很难从自卑中走出来。
当然,这是父母的天生保护机制,我们也不能完全责怪他们,毕竟他们的出发点也是为了孩子。也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这么传统,也有十分开明的家庭。
原生家庭很难改变,但当不幸地遇到以上的父母时,我们作为他们的孩子,也不能坐以待毙,长期让自己处于这种被掌控的状态。
我们可以试着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拒绝父母不合理的要求。
你在这个过程中虽然会发现很难,不过也只有拿回选择的权利,你才能成为自己人生的掌控权。
如果你是父母,
我建议在与孩子沟通前可以放下掌控欲,把孩子当做你的朋友,去倾听和理解他的选择和现状,不要用怀疑、质疑的方式去关心他们,多给他们一点关爱和温暖,多给他们试错的机会。
我相信,无论现在孩子多么的不理解,只要父母愿意改变原有的思维,用开放理解的态度去尊重孩子,一定能够打开孩子心扉,重新建立他们的自信。
如果你是孩子,
肯定也非常希望能够获得父母的理解,所以你也可以想办法改变父母的看法,多带他们去尝试不同的事物,随着时间的变化,你的父母也不会一成不变的。
其实,人生中的所有关系促进,都是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的,千万不要让你们的关系陷入僵局,有时一方的主动就能破除整个矛盾的局面。
认为我说的有道理,不妨把这篇文章分享给他们,从这些日常细节做起,让你们的亲子关系更快升温,获得更多的理解与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