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之所以对游戏上瘾,不是因为“喜欢”,而是因为“想要”。不是因为被“惯坏”,而是因为爱不够;不是因为“我自己”想玩游戏,而是“我们”想玩游戏。
记得有一位孩子在咨询时曾经说,玩游戏,是因为“无聊”,游戏并不能给他带来快乐,但是很刺激,有一种“很虐”的感觉,让他想不停地玩下去。另一方面,“我的同学、朋友都在玩游戏。”
为什么
上瘾
我们先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一下,孩子为什么会对游戏上瘾。
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1953年,两位年轻的科学家曾经研究过一只小白鼠,他们把一个电极植入到小白鼠的脑中,通过电极来刺激大脑的某个区域。这只小白鼠不停回到笼子里那个它曾经被电击的地方,看起来还想被电击。原来,科学家把电极安在了错误的位置,但也阴差阳错地发现了大脑中一个受刺激会产生强烈“快感”的区域。
两位科学家发现的,其实并不是快感中心,而是现在神经科学家称为“奖励”系统的东西。每当这个区域受刺激,大脑就会说“再来一次,这会让你感觉良好“。每次刺激,都让小白鼠寻求更多的刺激,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刺激本身,却不会带来满足感。
当然,不仅仅是电极能激活这个系统。世界上充满了能带来刺激的东西,例如设计精良的电子游戏,能让我们变成“小白鼠”,去追求对快乐的承诺。这时,我们的大脑就会对“我想要”的东西非常入迷,而说“我不要”就会比较困难。
这个奖励系统是怎么刺激我们行动的呢?当大脑发现获得奖励的机会时,就会释放出多巴胺,这是一种神经递质。它会告诉大脑其他部分它们需要注意什么,如何才能得手。很多人以为多巴胺能产生快乐的感觉,其实那种感觉更像是激励。它不是喜欢、满足、快乐或真正的奖励会带来的感觉。
《自控力》一书的作者曾经指出,设计游戏的人,有意识地控制了人们的奖励系统,不断出现的奖赏、关卡、虚拟地位、成就等级和各种彩蛋层出不穷,这样就激发了人们的兴趣,让我们的多巴胺神经元不断燃烧,让我们难以戒得掉游戏。电子游戏的刺激,甚至和使用苯丙胺产生的多巴胺一样多。2005年,有一位28岁的韩国人因为沉迷于一个游戏,连续奋战五十多个小时,死于心血管衰竭。
游戏中的各种刺激、奖励设计,几乎几秒就有一个,比现实生活要丰富得多,每次克服挑战,又会刺激我们的多巴胺。孩子在游戏中沉迷后,就会觉得现实生活很“无聊”。
让我们上瘾后不能自拔的原因,还和前额皮层有关。如果前额皮层没有发育好,受损了,或者过于劳累,自控力就会比较弱。孩子的前额皮层还不是发育得很完善,这就导致自制力比较差,很难对游戏说出“我不要”。
在玩游戏的时候,渴望比愉悦感更容易让人上瘾。
然后我们从心理需求的角度,看看为什么孩子沉迷于电子游戏。
孩子都是渴望爱的,但是却未必能如愿。
一方面,可能家庭缺乏高质量的陪伴,或者父母本身也特别手机控;
另一方面,可能孩子在学业、或者人际方面受到了挫折,受到了一些心理创伤,为了逃避这种压力,就通过游戏去排解负面情绪。当孩子没有很好的方式去应对这些问题时,就会用游戏来摆脱负面情绪。
家庭环境不良和学校压力过大,会让孩子产生情绪、认知和人际关系失调,孩子就会借助网络来缓解压力,找到安慰,逃避现实的困境。
当然,这个层面的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需要父母多加关注。
最后,从社交的角度,来分析孩子游戏上瘾的理由。
多人游戏有社交属性,孩子会觉得同学都在玩,我也应该去玩,不然就无法和其他同学有共同语言,玩不到一起。他们只是把大自然的“游乐场”,搬到了游戏上。
为什么大家孩子面对丰富的世界,兴趣没有游戏大?因为很可能TA的小伙伴,都在网络上玩游戏。于是,玩游戏成为了孩子进行社交的一个手段。
作为父母的,不妨去组织一些孩子们都能参与的户外活动,让孩子们成群结队地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