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儿童多动症?确诊后怎么办?

王玲医生 发布于2023-02-16 10:31 阅读量149

本文由王玲原创

虽说新生儿活泼好动是儿童的天性,但是多动症却是一种无法自控而造成的不健康的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据统计,大约3%—5%的学龄儿童存在“多动症”,也就是说,大约20个孩子当中会有一个孩子受到“多动症”的困扰。


对多动症孩子来说,如不及时干预,可能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认知、学业和社交能力。那么儿童多动症是否能够预防呢?如果真的不幸患上了,又如何应对呢?



儿童多动症是什么?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学龄期儿童的常见行为障碍,俗称多动症。是一种出现于儿童期并表现为多动、冲动和(或)注意缺陷等症状的疾病。通俗的讲,就是注意力不集中、兴奋过度和容易冲动。其症状及功能损害可以持续到青春期甚至成年。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基本特征是:



学习方面:

由于患有多动症的儿童注意力较差,上课时难以留心听老师讲解;学习时难以集中精神;做功课、考试容易因粗心大意而犯错,因而影响学业成绩。


社交方面:

由于多动症儿童的活动量比一般同龄的儿童多,而自制力较弱。当他们与同伴进行活动的时候,由于“过度亲密”可能会因为多言或冲动的行为,与同伴发生摩擦,影响社交关系。


行为问题:

多动症患儿的行为问题很多时候是家长的学校的关注。常见的行为问题包括:经常离开座位、骚扰同学影响课堂秩序、违反学校规则等。



好动就是多动症?


聊到“多动症”,一般人都会认为,好动、坐不住的孩子就有可能是“多动症”。 但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与我们通常的印象相反,好动恰好是健康孩子的特点。


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好奇宝宝,世界对于他们来说太大太新奇了,有那么丰富的东西需要去探索。


不过,如果确实觉得孩子特别好动,可以多观察孩子的行为,并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以便早发现早干预。


关于“多动症”还有一个特别大的误区,就是文静的孩子不可能是“多动症”。 


“多动症”分为不同的类型:



其中,如果孩子是注意缺陷型的话,可能平时看起来并不好动,但仍然有可能患上“多动症”。


真假“多动症”怎么判断?

既然说好动不是“多动症”的判断标准,那我们家长又该怎么来判断呢?医生说,孩子是“真多动”还是“假多动”,通过这5个问题就可以来初步预判。


1、孩子“调皮”分场合和时间吗?


 真正有“多动症”的孩子,“皮”起来是不分场合和时间的。比如大家都在安静的上课,他会突然没理由的发出怪声。但仅仅是好动宝宝,在严肃的环境里,绝大部分情况下是可以自我控制的。


2、孩子能有目的的做事情吗?


 患有“多动症”的孩子注意力非常薄弱,很容易受外界影响分心,做事没有任何目的性,也没有“完成”的这个概念,通常虎头蛇尾,有始无终。


而普通的孩子,即使再好动,遇到感兴趣的事情,也都基本能有足够的意志力去做完。(但孩子的注意力是随着年龄增长的,没办法一来就能专注于某件事情很长时间。对于2、3岁的小宝宝来说,三十分钟左右已经是不错的注意力了。)


3、孩子有特别喜欢的事物吗?


 兴趣爱好就是一旦感兴趣某种事物,大脑就会处于兴奋状态从而能够保持新鲜度。然而,“多动症”孩子通常没有真正的兴趣爱好,任何事情一会儿就心不在焉了。


4、孩子多动和冲动有原因吗?


正常的孩子,可能会因为环境或情绪,也会变得“调皮”不受控制,比如游乐园里玩疯了,或跟小朋友闹了别扭,可能会有点收不住,这是因为孩子前额皮质还未发育完全,对情绪和行为没办法像大人那样控制得很好(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大人也控制不好),只要脱离这个环境和情绪就能慢慢平静下来。但“多动症”孩子是不受自我控制的,多数的多动和冲动都是无意识,没有理由的,在任何环境下,都会不受控。


5、孩子能与小伙伴相处友好吗?


 “多动症”的孩子社会性关系是会受到影响的,通常没办法跟小朋友好好相处,也不能很好的融入集体。虽然健康的孩子,也可能会存在没办法跟周围小伙伴相处的情况,但是如果家长能正确引导,通常还是可以逐渐跟小朋友好好相处。但如果孩子一直无法融入,即使孩子排除了多动症,家长也要引起重视。


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五版(DSM-V)里面也列举了已一些“多动症”的表现,大家也可以对照的看一下:



当然,这个表格不是要让家长立马对号入座,如果孩子偶尔出现表格里的情况,并不能说明孩子有“多动症”。


如果孩子出现了上面说的症状,同时还符合下面几条判断标准,这时候就建议家长带孩子到医院进行专业的检查了。


●  症状经常出现

●  在一种以上的环境中出现(例如,学校和家庭)

●  至少持续6个月

●  在12岁之前出现

●  损害了学业、社交或职业活动的功能

●  对于儿童发育水平而言是过度的


最后,仍然还需要医生通过一些问卷评估调查、家长老师的问题反馈、以及排除脑部其他疾病,很严格的综合评估才能确诊。



被确诊为多动症怎么办?


其实“多动症”本身是不影响孩子智力的,但因为孩子的精力无法集中,无法自我控制,长期各方面能力不能得到发展,所以会比普通孩子落后很多。ADHD不能完全治愈,但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可以改善和缓解很多症状,使结果有很大不同。所以一定要早发现早干预,大部分宝宝都能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小于6岁的儿童以行为治疗为主(这个也看孩子的情况,较轻的都以行为治疗为主),大于6岁的儿童行为治疗和药物治疗同时进行。



预防儿童多动症的措施


01
结婚年龄要适当

选择适当的年龄结婚也可以更好地预防多动症,最好能做到适龄结婚,不要早婚、早孕,也勿过于晚婚,晚孕,避免婴儿先天不足。有计划地生育,使家长可以不可以精心抚养子女,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要提倡婚前检查,尽量避免近亲结婚;与此同时,在选择配偶时需要注意对方是否患有癫痫病 、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 。

02
孕产期

在怀孕期间保持心情愉快,精神安宁,谨避寒暑,预防疾病,尤其不要随便乱服药物,以免使患儿一定程度上患上小儿多动症。

为了避免产伤,减少脑损伤的可能,应尽量自然顺产,因为临床中发现,多动症患儿中剖腹产者比例较高。

03
创造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

在宝宝出生之后,要注意创造温馨和谐的家庭生活环境。温馨的家庭环境可以使孩子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度过童年。

家长们切勿盲目望子成龙,剥夺孩子欢乐的童年,这样会造成不必要的精神创伤,引发多动症。

04
做好宝宝的防护工作

预防多动症还要避免外伤,主要是避免孩子发生轻微的脑组织损害,一般来说孩子的多动症主要是由于神经质传递信息发生了障碍所导致。

所以脑组织对儿童的发病是很重要的,在平时的时候不要吃一些对大脑有副作用的药物,避免发生脑部的外伤。

05
培养良好习惯

培养良好习惯这是预防多动症的方法,家长们可以培孩子静坐集中注意力的习惯。

可以从看图书、听故事做起,逐渐延长其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跟老师沟通,上课时可把他们安排在教室前排,以便上课时能随时得到老师的监督和指导。

家长们对孩子的好动、任性,不应一味迁就,不要助长乃至纵容儿童不良习性。

为孩子定制作息表,主要就是起床的时间、就餐的时间、玩闹的时间、看电视的时间、睡觉的时间等等。 

注意合理营养,家长要保证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不挑食;同时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06
对待事情要冷静

家长平时对待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宁静缓慢,比如说语气,尤其是当孩子做错了事情,不应采取粗暴、歧视、冷淡、责骂、惩罚等措施,这样做不仅会加重多动症的病症,而且会加重多动症患儿的自卑、忧虑、孤僻或反抗心理。

同时应逐步减少孩子的多动行为,而不应订立过高的目标,马上要求他们变成安静的乖孩子。

07
多参加课外活动

让孩子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也是预防多动症中比较重要的一点。使他们能有机会宣泄过剩的精力。

鼓励孩子的安静行为,用口头表扬、鼓励等强化方法逐步培养他们养成能静坐、能集中注意力学习和做事的习惯,避免多动症的症状出现。

08
注意居住环境

狭小的空间,吵闹的居住环境都是会引起孩子多动症,所以家长们要注意,在孩子所居住的屋子里留出一块属于孩子自己的空间,同时不要使用非常艳丽的色调来进行装饰,要让房间看上去非常的简朴和整洁。

屋子里面的书籍最好摆放在比较空的墙下,这样可以避免其它物品干扰到孩子,同时可以使孩子注意力更加集中。

09
饮食预防

1、不食用含铅类的食品:铅类物质对身体有着极大的危害,并且能够诱发多动症的出现。生活中的有些食品也都含有铅类物质,需要引起重视,如:莴苣、皮蛋、爆米花以及冶炼厂四周种植的蔬菜等。

2、不吃含醋氨酸类的食物:多动症患者在日常饮食过程中,应该养成一个安全卫生饮食的习惯。对于醋氨酸类的食物,应该予以严格的禁忌,如:含醋氨酸的挂面、糕点、乳制品等,这些都能够加重患儿的疾病。

3、多食富含铁的食物:摄入适量的含铁物质不仅能够及时的向体内补充营养,还能够促进疾病的康复。其中,食用适量的红肉和动物肝脏类的食物对疾病的康复是非常有帮助的。

4、限用某些调味品: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调味品和多动症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像:胡椒油、酒石黄都应该进行限制。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