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和好动不一样!如何辨别“多动症”?警惕孩子这几个表现!

王玲医生 发布于2022-09-16 09:12 阅读量1036

本文由王玲原创

“孩子上课无法专心听讲,经常东张西望,小动作多,干扰邻座上课,甚至会离开座位游走……”


“孩子晚上回家做作业时间长,边做边玩,经常拖拉到晚上11点多,作业还错漏百出,平时容易丢三落四……”


如果您的孩子有上述表现,排除掉教学内容乏味等可能性的情况,经过多次教导与沟通后,孩子的行为依旧没有改变,那么,或许您要当心了!这可能是(ADH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俗称多动症)的表现。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最常见的儿童期起病的神经精神疾病之一,以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障碍、过度活动和冲动控制力差为主要临床特征。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仍未明了,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该病是多种生物因素、心理-社会因素共同导致的一种异质性疾病综合征。目前,在学龄儿童中公认的患病率是3%-5%,男童发病率明显高于女童,为(4-9):1。


在多数人眼中,ADHD孩子和正常儿童的多动很难区别开来。有不少家长觉得,男孩就是比女孩调皮好动。其实正常儿童的多动,一般发生在3-6岁,男童多见,表现为好动和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暂。这些儿童的多动常常表现在环境允许的场合,没有社会功能受损,学习成绩和与小朋友交往均正常。但如果超过六岁,情况依旧没有好转,且越来越加重,那么家长还是要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



家长应格外注意,孩子在小学尤其是一年级的行为。因为幼儿园时期,老师对课堂纪律并不特别强调,加上学龄前期的孩子有生理性的多动,多动症的孩子并不显得突出。到了小学,ADHD孩子在课堂上会出现无法集中注意力、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特别是在无法完成学业要求,学习成绩不佳时,部分孩子脾气暴躁、有攻击性的一面,就会凸显出来。‍



注意障碍在上学时期主要表现为:


①在学习或活动中犯粗心大意的错误;

②上课东张西望,走神发呆;

③与人对话时,看起来像是没有在听;

④做作业时间长,经常因别的事情中断;

⑤容易丢三落四,经常遗失玩具、课本、作业、文具等。


“多动、冲动”在上学时期主要表现为:


①小动作多,“坐不住”,经常自己离开座位;

②不能安静地参加活动或者游戏,不停地活动,无法停下来;

③讲话过多,上课时经常和周围同学说话;

④爱插嘴、抢答问题;

⑤容易发脾气,人际关系差等。


如果家长怀疑孩子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且有明确的证据显示这些症状干扰或降低了社交、学业功能的质量,持续至少6个月,那么家长应尽快带孩子来医院正规诊治。医生会根据孩子的症状及病史相关情况,观察孩子的现场表现,完善实验室检查及相关神经心理学评估,判断孩子是否患病并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制定个性化诊治方案。

ADHD的治疗目标是缓解核心症状,最大限度改善功能损害,提高生活、学习和社交能力。


ADHD的治疗原则是4-6岁的ADHD患儿首选非药物治疗,6岁以后采用药物和非药物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帮助患儿以较低用药剂量达到最佳疗效。家长要知道,规范的治疗需要家长、老师、医务人员和社会的参与,除了家长,学校老师也是关键。我们要懂得ADHD孩子的身心特点,对这类孩子不仅要有包容心,也要有智慧地去处理他们带来的挑战。


ADHD的预后与病情的轻重、是否及时有效治疗、有无家族史以及是否共患其他精神障碍等有关。‍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