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问题越来越关注,体检的普及率越来越高,而内镜技术的日益提高,肠道息肉性病变检出率明显提高。因为肠道息肉性病变种类繁多,人们可能对肠道息肉性病变缺乏必要的了解。下面我们就来简单聊聊肠息肉。
1. 什么是肠息肉?
肠息肉是结肠或直肠内的肿块,它们通常是粘膜增生所致。其发生率通常随年龄增加逐渐上升,病变部位以结直肠多发。
按照数量的不同,其可分为单发性息肉、多发性息肉;根据病因或组织类型的不同,又可分为错构瘤样息肉、增生性息肉、炎症性息肉、腺瘤样息肉等。
2. 肠息肉有哪些症状?
大部分肠息肉并不会有太明显的症状,大多都是在检查时发现。部分患者有大便出血、腹痛、粘液排出等症状。
3. 肠息肉的成因是什么?
肠息肉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一些因素可以增加患上肠息肉的风险,如遗传因素、年龄、肠道炎症等。
4. 肠息肉如何诊断?
肠息肉可以通过结肠镜检查或虚拟结肠镜检查来诊断。医生会利用这些检查方法观察肠道内的肿块,并取样以进行病理学检查。
5. 肠息肉需要治疗吗?
如果肠息肉是良性的,不需要治疗。对于大型息肉或有潜在恶性可能的息肉,医生可能会建议手术切除。
6. 肠息肉是否会恶变?
虽然大多数肠息肉是良性的,但某些肠息肉可能会发展成结直肠癌。因此,及早诊断和治疗肠息肉非常重要。
7. 哪些人建议做肠镜
① 年龄大于 45 岁的所有无症状人群(尤其久坐人群);
② 年龄大于 40 岁,且有持续 2 周以上的结直肠相关症状的人群(包括:大便规律改变,如少于 1 次 /3 天或多于 3 次 / 天;大便性状改变,如大便稀溏、便血、大便带血或黑便等;大便形状改变,如软便上可见明显沟槽、大便明显变细等);
③ 不明原因消瘦、贫血,怀疑消化道肿瘤的人群;
④ 长期患有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的人群;
⑤ 长期服用含蒽醌类导泻剂(如大黄、芦荟及番泻叶等)的人群;
⑥ 直系亲属中患有结直肠癌的人群或结直肠癌术后的人群;
⑦ 结直肠腺瘤或多发息肉内镜切除术后的人群;
⑧ 直系亲属诊断为“遗传性结直肠癌” 且年龄大于 20 岁的人群。
8. 肠息肉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尽管无法完全预防肠息肉的发生,但可以采取一些措施降低患病风险。包括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戒烟、限制酒精摄入等。
深圳天元中医肛肠医院温馨提示:
如您有便血、大便形状改变(变细、变扁、有凹槽)、排便次数改变、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发生,要警惕肠息肉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