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热射病应该怎么预防

崔永玲医生 发布于2022-08-12 14:48 阅读量1423

本文由崔永玲原创

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

热射病是高温相关急症中最严重的情况,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人体出现调节功能障碍,产热大于散热,导致机体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例如谵妄、惊厥、昏迷)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致命性急症,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死亡率达70%至80%。

哪些人群容易发生热射病?

高温(≥35℃)、高湿(湿度≥60%)的气候因素和高强度体力活动是导致热射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因此在高温和(或)高湿环境下工作的人群,即使没有剧烈的体力活动也可能发生热射病(非劳力型热射病)。

有汗腺功能障碍(如系统硬化病、广泛皮肤烧伤后瘢痕形成或先天性汗腺缺乏症者)或体温调节中枢障碍的人群(如服用抗组胺药、抗胆碱药、安眠药等会引起血管收缩或颅内疾病等)或合并一些高代谢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感染疾病等)的人群。

老人与儿童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自身体温调节功能较差,如果不开空调或电扇,甚至有些人盖着被子或穿着较厚的衣服,也极容易发生热射病。在这里还要提醒各位开车的朋友,高温环境下一定不要将老人和儿童独自留在车内,容易导致车内人员发生严重中暑事件的悲剧。

此外,从事室外高强度体力活动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的人群(如运动员)也容易发生热射病(劳力型热射病)。

热射病有哪些临床表现?

热射病有三大常见的临床表现。

首先是高热,核心体温多在40℃以上。

其次是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引起的神志改变(如谵妄、嗜睡、抽搐、昏迷等)和异常神经系统体征(如角弓反张、去大脑强直等)。

第三个是非特异性的头痛、恶心、呼吸急促、心率加快、肌肉痉挛或无力等症状。

如何预防热射病?

高温、高湿度和高强度的室外体力活动是诱发热射病的三大主要原因,因此对于在高温、高湿度环境下工作的人群,应积极加强通风,饮用含钾饮料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避免高强度的锻炼,缩短在高温、高湿下作业的时间非常重要。

对于存在汗腺功能障碍、体温调节中枢障碍的人群或合并一些高代谢疾病的人群,应尽量避免暴露在室外高温、高湿度中的时间,出行做好防晒,在室内可以开空调,保证充分的休息时间,但应注意保持房间通风,避免因长时间吹空调导致空调病的发生。

如果出现热射病,现场应该如何急救?

在积极给患者降温的同时,应尽快拨打急救电话将患者转运至医院救治。

常用的现场急救方式是将患者转移到阴凉的地方,可以将凉水喷洒在患者身上或用凉湿毛巾擦拭患者的身体。此外,还可以用冰袋冷敷头部、腋下及腹股沟处。

对于发生昏迷或抽搐的患者,不要给患者喂水或食物,尽可能将头偏于一侧,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避免发生误吸。

来源网络侵删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