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想睡,越失眠,入睡困难怎么办?

范长河医生 发布于2022-05-16 09:20 阅读量1137

本文由范长河原创


睡得好是生命健康的标志。失眠严重威胁人们的身心健康,患者可出现入睡困难、睡眠浅、做噩梦、易醒、早醒、醒来疲乏等症状,生命质量大打折扣。



你是否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疲惫的你工作了一天,上床准备睡觉,结果直至凌晨还在辗转反侧,越着急越睡不着,越睡不着越着急,漫漫长夜不知何时才入睡。


第二日失眠一夜的你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开始了第二天的工作。也曾网上查过如何拯救失眠的自己,喝牛奶、热水泡脚、远离手机…很多能做的都做了,结果更焦虑了。多少个不眠夜,只有星星陪你度过。


其实失眠是种病,在发现失眠后应该去找专业人士寻找到失眠的根源后,采取对症治疗。


很多患者在门诊时都有过这样的描述“即使早早上床,也无法正常入眠,越着急越失眠……”


睡眠是人类正常的生理心理节律,失眠与个人生活习惯有关。如果能够有意识地培养睡眠习惯、注重睡眠卫生,发挥以下身心内在的正能量,很多失眠症状是可以改善甚至消除的。


一、消除对失眠的恐惧感


 “昨天半夜两点才睡着,今晚都12点了怎么还不困?”失眠者往往有一种体验,即越恐惧失眠反而越失眠。


人大脑皮层的高级神经活动有兴奋与抑制两个过程。白天时脑细胞处于兴奋状态,忙碌后到了夜晚就需要休整进入抑制状态。


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相互交替形成周而复始的睡眠节律。“怕失眠,想入睡”的想法会让脑细胞兴奋,进入越怕失眠越难入睡的怪圈。



如果平时谈失眠色变,睡前如临大敌,其焦虑情绪会带来身体紧张,加重入睡困难。


我们都知道,只要遇到烦心的事情,晚上就容易失眠,这种状况通常会随着事情的解决而好转。但如果过分地关注这种偶然性的失眠,失眠就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而演化成焦虑性失眠。焦虑性失眠的人,很多是因为害怕失眠而睡不着。


如果实在睡不着就别较劲,先找点事情干。放松了对失眠的警惕,焦虑感就会逐渐消失,使困了就睡成为顺其自然的事。


因此,对付失眠,首先要从心理上相信自己能够消除恐惧感,即使晚上没有睡好觉,白天也不要把失眠这件事情放在心上,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二、入睡困难时要远离床榻


 睡不着时最好到卧室外活动,可以到客厅看电视,到书房看书,或到室外散步。总之,离床越远越好。直到感觉困倦不堪、睡意十足时,再回到床上。


这样做是在强化“床”与“睡眠”之间明确的条件反射,让身体和潜意识牢牢记住“床就是用来睡眠的”这一概念。相反,在床上看书、看电视、听广播、聊天、上网等活动,都是对这种条件反射的破坏,会造成或加重失眠。


睡前在床上看电视、上网等举动,不仅会降低正常的睡眠效率,还会使失眠者产生沮丧感。“赔了夫人又折兵”,实在不划算。



三、睡前主动放松身心


在极端疲劳时人往往渴望快速入睡,但此时身心都处于紧张状态,即使睡着了也会做梦不断。一觉醒来,不仅没有享受到睡眠带来的放松,身心反而更加疲劳。


“磨刀不误砍柴工”,建议睡前花些时间散散步,或者用温水泡泡脚,或者全身放松地静坐片刻。这些活动可以理解为从觉醒到睡眠的过渡,也可以视作一种自我催眠。


如果睡眠因此成为一个有计划的程序,人作为程序的编制和调控者,就不再是失眠的奴隶,而是睡眠的主人。


四、入睡困难的应对


导致入睡困难的原因有很多,如果不是由于某些身体疾病造成的,而是由于自身精神压力、心理负担过重所引起的,建议可以在生活上进行适当调整。


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养成每日定时睡眠的习惯,睡前尽量少喝容易导致机体兴奋的饮料,像咖啡、浓茶,建议睡前可以洗热水脚、泡热水澡以及喝一杯热牛奶来促进睡眠。


经过调整以后仍然入睡困难则可以服用中成药类的药物、像口服枣仁安神胶囊促进入睡。(需要咨询过医生才可服用)


如果是由于某些疾病引起入睡困难,临床最常见于患有焦虑症、抑郁症、神经衰弱的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规范治疗下来缓解疾病的症状,达到缓解入睡困难的目的。


睡觉对人体健康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更是如此!好的睡眠对人体是很有必要的,所以大家平时要多多了解这些保健常识,希望上述介绍的这些解决入睡困难的常识和方法能够帮助大家拥有良好的睡眠哦!


医生提示

睡眠障碍对身心的危害都很大,如果无法自己调整失眠,应该去找专业人士寻找到失眠的根源后,采取对症治疗。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