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
腕管综合征 腕 管:是腕关节掌侧的一个狭窄管道,中间走形肌腱、神经等。其中包括正中神经,控制拇指、食指、中指的运动和感觉。当腕管狭窄便会压迫神经产生手掌麻木、无力、疼痛,这便是所谓的腕管综合征,也称“鼠标手”。
二、病因
1、外源性压迫 因腕横韧带坚韧,来自腕管表面的压迫较为少见。
2、管腔本身变小 腕横韧带可因内分泌病变(肢端肥大症、黏液性水肿)或者外伤后瘢痕形成而增厚;腕部骨折、脱位可使腕管后壁或侧壁突向管腔,使腕管狭窄。
3、管腔内容物增多、体积增大 腕管内腱鞘囊肿、神经鞘膜瘤、脂肪瘤、外伤后血肿机化以及滑囊炎、屈指肌肌腹过低、蚓状肌肌腹过高等,都将过多占据管腔内容积,而使腕管内各种结构相互挤压、摩擦,从而刺激或压迫正中神经。
4、职业因素 如木工、厨师等长期过度用力使用腕部,腕管内压力反复出现急剧变化,对于腕管内压力,在过度屈腕时为中立位的100倍,过度伸腕时为中立位的300倍,这种压力变化也易引起正中神经发生慢性损伤。
三、临床表现
疼痛:腕管综合征起病较慢,起初仅表现为夜间偶尔疼痛和晨起疼痛,劳累后加重,白天很少感觉到疼痛,除了抓握物体(如书本、手机等),活动一下手指便可明显缓解。
无力:腕管综合征进展会出现拇指、食指、中指的肌力减弱,握拳和抓物体受限,偶尔会出现握着的东西突然掉落的情况,使用筷子、系扣子等动作变得笨拙。
感觉障碍:手掌会有麻木的感觉,有人会感觉到手指肿胀,而实际上并没有,还会出现手部冷热交替的感觉。
四、诊断
腕管综合征根据病史、症状体征以及电生理学检查,通常即可明确诊断。
病史
本病好发于40岁以上成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双侧可同时受累,优势手更易受累且程度较重。患者有手及腕部反复长期活动的病、职业史。
五、症状、体征
拇指、食指、中指麻木、疼痛,开始为间歇性,渐呈持续性、进展性,常在夜间或清晨及劳累时加重,甩手、局部按摩或上肢悬垂于床边时症状缓解。严重者表现为鱼际肌萎缩,不能做抓、握、搓、捻等动作,桡侧三指皮肤发干、发凉、色泽改变,甚至形成溃疡等。
六、体格检查
腕叩诊试验:叩击腕部可出现正中神经支配区域的麻木,放射痛。
屈腕试验:腕关节极度屈曲60秒,手的感觉异常可加重(Phalen试验),腕管内压增高。
前臂正中神经加压试验:屈腕后再强力屈曲拇指、食指、中指或屈腕时拇指用力压食、中指尖症状较重即为阳性。
七、影像检查
✔常规X线摄片可对的外伤骨折提供诊断依据;
✔造影检查对本病的诊断阳性率达100%,但属于有创检查,目前报道较少。
✔MRI检查可明确正中神经受压变性程度,其诊断正确率100%; 超声检查与MRI有很好的一致性,且操作简便,价格便宜,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大。
✔电生理检查:对于本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手术适应证的确定。以及之劳效果的评价均有重要价值,是目前最常用的检测方法。
八、腕管综合征的中医西医治疗
中医辨证论治:
早期,气血瘀滞,经脉不畅。方剂:舒筋活血汤加减。
中期,气血不足,肢体筋肉失养。方剂: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后期,气血不足,肝肾亏虚。方剂:当归四逆汤加减。
电针治疗:取患侧鱼际、三间、合谷、阳池、阳溪、外关、手三里、曲池。针刺得气后接SDZ-II型电针治疗仪,留针20min,每周3次。
理筋手法治疗:以传统推拿手法与现代关节松动术相结合,运用推法、揉法、㨰法、擦法等松解腕关节周围软组织,滑利关节。行桡腕关节,拇指的掌腕关节牵引及滑动技术,力量循序渐进,以患者耐受为度。注意手法实施的方向应由远心端向近心端。
功能训练:进行肌肉被动运动和主动收缩的神经冲动练习,包括腕关节屈伸、拇指屈伸、对掌、对指等主动性练习;做加大腕关节屈伸和前臂旋转度的牵引与抗阻练习,以及腕掌支撑练习。
物理治疗:根据患者在进行功能训练中出现的不同症状给予脉冲磁疗、中药煎洗、超短波、干扰电等治疗,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肿止痛,松解粘连,软化疤痕。温水浸泡:双手浸泡在温水中,每天两次,每次15分钟,水中可加入适当的活血祛瘀的中草药,有利改善手部的血循环,减轻腕管内滑膜的水肿。限制活动:患手用支具固定腕关节于平伸位限制活动,让患手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避免过分活动引起的充血。
针刀治疗:手腕平放于治疗台上,腕关节置于脉枕上。让患者用力握拳屈腕·在腕部掌侧可有3条行皮下的隆起,中间为掌长肌腱,桡侧为桡侧屈肌腱,尺侧为尺腕屈肌腱。在远侧腕横纹尺侧腕屈肌腱的内侧缘,定一进针刀点,沿尺侧腕屈肌的内緣向远端移2.5cm左右再定一点;在远腕横纹上的桡侧腕屈肌腱的内侧缘定一点,再沿桡侧腕屈肌腱向远端移动2.5cm左右,再定一点。在此4点上分别进针刀,刀口线和肌腱走向平行·针体和腕平面成90°角,沿两侧倒屈肌内侧缘入0.5cm左右,应避开尺、桡动静脉和神经,将腕横韧带分别切开2~3cm。与此同时,将针刀沿屈肌犍内籌缘向中间平推数下,以剥离腕屈肌腱和腕横韧带间的粘连·应避免伤正中神经,出针。
西医治疗:
非手术治疗 口服药物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维生素B6等,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扶他林等。局部注射药物可促进腕部肿胀的消散和吸收,加速血液循环,改善营养状况,防止软组织粘连、纤维化和骨化;消除或减轻腕部的炎症及疼痛,防止痉挛,有利于功能恢复一般选用甲基泼尼松龙、曲安奈德、当归注射液等。
手术治疗 手术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教或复发者,症状重尤其是电生理检查明显异常者,大鱼际肌有萎缩者以及正中神经分布区有明显感觉减退者,手术方法是腕横韧带切开减压,有两种术式,具体如下:开放式直视手术将腕横韧带切开或部分切开时,同时行神经松解术或神经减压术,并对发现的病变作相应处理(如松解神经周围粘连、切除占位性病变、骨折、脱位的复位等),该方法的优点是安全,较少出现医源性内损伤,腕管减压充分,手术效果好,缺点是术后最初数日疼痛较甚,手部功能恢复时间较长,外形不够美观等。镜腕管松解术在镜视下切断腕横韧带,该法手术简单、创伤小、时间短、术后疼痛及无力症状轻,手部功能恢复早,外形美观。
病案分析
患者吴某,女,62岁,
主诉:左手拇指、食中环指疼痛五月余。
现病史:患者于五个多月前在干活后出现在手拇指及食中环指胀痛,开始未重视,后疼痛逐渐加重,以夜间明显,伴拇指及食中环指无力,屈伸患指时出现弹响伴疼痛明显,患者无头昏,头晕、头痛等不适,饮食好,大注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史:否认"肝炎、伤寒、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糖尿病"病史,14年前摔伤致右腕部骨折,无输血史,否认食物及药物心敏史。
个人史:生于原籍,居住及生活环境良好,无酗酒、吸烟、吸毒等不良嗜好。否认有工业毒物、粉尘、放射性物质接触史。
家族史:家族成员中无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否认有家族性遗传性疾病。
体格检查:T36.3℃R20次/分 BP 150/96mmHg患者神志清,查体合作,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灵敏。胸廓无畸形,呼吸运动两侧对称双肺呼吸音清。心前区无异常隆起,心音正常,心率78次/分,律齐。腹部平软,无压痛,肠鸣音正常。脊柱四肢及神经查体无特殊。
诊断:左侧腕管综合征。
治疗方案:给予天池理筋,针刀,及中药外敷,同时嘱托避免剧烈活动,注意保暖,坚持手腕部锻炼。连续治疗3次,隔天一次,症状明显缓解,功能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