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荨麻疹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一般不会持续出现超过24小时,但会反复发生新的皮疹。主要是出现皮肤发红伴随或不伴随肿胀。
中医认识
中医认为荨麻疹发病主要是由于素体禀赋不耐,外加六淫之邪的侵袭;或饮食不节、肠胃湿热;或平素体弱、气血不足,卫外不固所致。
临床表现
✔急性荨麻疹
起病常较急。患者常突然自觉皮肤瘙痒,很快于瘙痒部位出现大小不等的红色风团,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开始孤立或散在,逐渐扩大并融合成片;数小时内水肿减轻,风团变为红斑并逐渐消失,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24h,但新风团可此起彼伏,不断发生。病情严重者可伴有心慌、烦躁、恶心、呕吐甚至血压降低等过敏性休克样症状,胃肠道黏膜受累时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累及喉头、支气管时,出现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感染引起者可出现寒战、高热、脉速等全身中毒症状。
✔慢性荨麻
疹皮损反复发作超过6周以上者称为慢性荨麻疹。全身症状一般较急性者轻,风团时多时少,反复发生,常达数月或数年之久,偶可急性发作,表现类似急性荨麻疹,部分患者皮损发作时间有一定规律性。
✔皮肤划痕症
亦称人工荨麻疹。表现为用手搔抓或用钝器划过皮肤后,沿划痕出现条状隆起,伴瘙痒,不久后可自行消退。本型可单独发生或与荨麻疹伴发。
✔寒冷性荨麻疹
寒冷性荨麻疹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家族性,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较罕见,出生后不久或早年发病,皮损终身反复出现。另一种为获得性,较常见,表现为接触冷风、冷水或冷物后,暴露或接触部位产生风团或斑块状水肿,病情严重者可出现手麻、唇麻、胸闷、心悸、腹痛、腹泻、晕厥甚至休克等,有时进食冷饮可引起口腔和喉头水肿。寒冷性荨麻疹患者被动转移试验可阳性,冰块可在局部诱发风团。本病可为某些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如冷球蛋白血症、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症等。
✔胆碱能性荨麻疹
多见于青年。主要由于运动、受热、情绪紧张、进食热饮或乙醇饮料后,躯提深部温度上升,促使乙酰胆碱作用于肥大细胞而发病。
✔日光性荨麻疹
较少见,常由中波、长波紫外线或可见光引起。风团发生于暴露部位的皮肤,自觉瘙痒和刺痛;少数敏感性较高的患者接受透过玻璃的日光亦可诱发。病情严重的患者可出现全身症状(如畏寒、乏力、晕厥和痉挛性腹痛等)。
✔压力性荨麻疹
本病发病机制不明,可能与皮肤划痕症相似。常见于足底部和长期卧床患者的臀部。表现为皮肤受压 4~6h后局部发生肿胀,可累及真皮及皮下组织,一般持续 8~12h消退。
✔自身免疫性慢性荨麻疹
此病对常规抗组胺药无效,而且找不到明确病因,近年来认为部分此类荨麻疹是由于自身抗体所致。当荨麻疹多方治疗无效时,应测此类患者是否为自身免疫性荨麻疹。
中医分型
风热证:多发于夏季,起病急,风团色红,盲目灼热瘙痒,遇热加重,遇冷减轻;
风寒证:多发于冬季,风团色白或淡,遇冷加剧,得热则减轻,盲目瘙痒;
气血两虚证:风团色淡红,重复发作拖延数月数年,日久不愈;胃肠实热证:风团发作时伴有恶心、呕吐、脘腹疼痛、腹胀、腹泻或大便结燥、神疲纳呆。;
冲任不调证:风团色暗,时轻时重,多在月经前数天呈现
专业治疗
针刺 常选用曲池、血海、三阴交、膈俞、风池、风市以及百会等穴位,还可以选择耳针疗法,如可选取神门、肺区、枕部、荨麻疹区、肾上腺、内分泌等穴位。
中药治疗 风热证 疏风清热止痒 风寒证 疏风散寒,调和营卫 气血两虚证 补气养血,祛风止痒 胃肠实热证 健脾和胃,清利湿热 冲任不调证 调和冲任,活血止痒。
病案分析
苏某,男6岁3个月,
主诉:半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全身风疹块,先是手臂,慢慢延及全身,发痒,皮温热,面色淡红,纳眠可,二便调,舌淡尖红,苔薄白,脉细数,每于发作时服用西药控制,2022年8月13日初诊,
处方:苍术 10 g 土茯苓 12 g 柴胡 6 g 路路通 10 g 浮萍 12 g 红花 6 g 枇杷叶 10 g 槟榔 6 g 醋莪术 6 g 山药 10 g 炒山楂 10 g 建曲 6 g 炒麦芽 10 g 独活 6 g 白芍 10 g 鸡血藤 6 g 防风 6 g,药后发作次数减少,但瘙痒依旧,
二诊其母述其时有腹痛情况,观其巩膜有蓝色斑点,及口腔粘膜有白斑,认为可能跟虫病有关,随处方乌梅丸加减,
三诊述其基本未在发作。
注意事项
1、为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可使用含有薄荷醇及苯酚的温和的皮肤润滑剂。应让患者服用抗组胺类或皮质醇类药物,如果压力为病因的话,给予镇定药物。温水浴及冷敷可加强血管收缩、降低痒感。建议患者远离明确的过敏原。
2、儿科表现形式为丘疹性荨麻疹(通常在蚊虫叮咬后)及风疹色点(少见)。
折叠日常护理
(一)一般护理
1、结合病史,协助患者寻找过敏原,发现可疑食物或药物过敏时,应立即停用。
2、注意卫生,保持皮肤清洁,温水洗浴,减少清洁剂、化妆品等的皮肤刺激。
3、保持被褥清洁、柔软,穿棉质宽松内衣,避免毛织物、化纤织品直接与皮肤接触。4、饮食护理:嘱患者宜清淡饮食,禁食辛辣刺激食物以及海鲜类食物。多喝水、多食含大量维生素C的水果、果汁等,利于致敏物的排泄。
(二)掌握病情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及主诉,观察皮疹好发部位,掌握反复发作的时间及部位。
(三)皮肤护理观察皮肤是否有因瘙抓所致的继发损害及继发感染,及时给予对症处理。避免摩擦、搔抓等因素刺激患处,防止因搔抓引起皮疹增多,瘙痒加剧。
(四)合理用药指导患者合理、及时用药。
(五)健康教育
1、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耐心解释发病因素,积极预防,消除患者长期患病所造成的紧张心理,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室内禁放花卉,禁用喷洒剂等化学物品,以免致敏。
3、急性荨麻疹伴有呼吸道、消化道症状的患者,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喉头水肿、血压下降,应及时报告医生做相应处理,防止窒息和过敏性休克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