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
肩胛背神经卡压症是引起颈肩痛的重要原因之一,其特点为早期颈肩背难以形容的酸痛、肢体麻木、异感。前、中斜角肌三角顶点有压痛并向肩臂及胸壁放射,晚期神经支配区域感觉障碍,严重者可引起肌萎缩,是临床中较为常见,频发且难以根治的软组织疾病。
二、病因
颈神经根受压
特别是C5神经根受压累及肩胛背神经,这是臂丛上干神经卡压的原因之一。
肩胛背神经卡压
肩胛背神经在穿过中斜角肌时部分肌纤维从神经表面通过,当颈部慢性劳损、剧烈运动或受到外力打击时,肌肉强力收缩、痉挛、出血等,引起局部组织发生形态学改变,造成神经的机械性卡压。
三、临床表现
肩胛背神经卡压症的主要症状有肢体不适感及活动受限,有时部分患者会出现肩胛区或肢体麻木等症状,还有可能并发感觉减退、肌肉萎缩等疾病。
本病常见于中青年女性,全部患者均以颈肩背部不适、酸痛为主要症状。
颈部不适与天气有关,阴雨天、冬天加重,劳累后也可加重。上臂后伸、上举时颈部有牵拉感。颈肩背部酸痛常不能入睡,自觉患肢怎么放也不舒服,但又不能明确指出疼痛的部位。
少数病例可有肩部无力,偶有手麻,主要为前臂及手桡侧半发麻。
四、诊断
典型症状颈肩背、腋、胸侧壁等酸痛不适感,劳累或受寒后加重,上臂活动受限、肩胛区或肢体麻木等。辅助检查体格检查肩胛骨内上角及内侧缘平T3、T4棘突,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有压痛点,患侧上肢有放射痛,结合X线检查有颈椎横突过长或退行性改变即可确诊。肩胛背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诊断一般要考虑的问题体格检查体格检查对肩胛背神经卡压症有重要的意义,患者肩胛骨内上角及内侧缘平T3、T4棘突有明显的压痛点,压痛点经按压,患者可诉颈肩及手部有轻松舒适感,严重时可出现疼痛向患侧上肢放射,局部可触到硬结或条索状硬结,指法弹拨时可及弹响或捻发感,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可有压痛,可对本病行初步诊断。
肩外展试验
被检查者坐位、挺胸,检查者扪及其腕部桡动脉后,其上肢外展90~100°左右,前臂旋后,两手掌心朝向耳屏。加强试验为头颈转向对侧。在上肢及头颈活动过程中记录桡动脉搏动的变化,桡动脉搏动减弱则为阳性,患者可能患有肩胛背神经卡压症。
斜角肌试验
被检查者坐位、挺胸,上肢外展15°,后伸30°。检查者扪及其腕部桡动脉搏动后,令其头颈过伸至不能再伸,并逐渐转向检查侧和对侧下颌向肩峰,记录头颈活动过程中,桡动脉搏动出现的变化。向患侧旋转时,若脉搏的波动减弱或者消失,则为阳性症状,患者可能患有肩胛背神经卡压症。
颈椎X线检查
为肩胛背神经卡压症的常规检查手段,可通过观察是否存在颈椎横突过长或颈椎退行性改变等,来协助诊断该疾病。
肌电图检查
确定是否患有肩胛背神经卡压症的最重要检查手段,患侧肩胛背神经支配肌提肩胛肌可见失神经电位和CMAP的LAT延长和波幅降低,募集反应可有所减弱,提肩胛肌轻收缩时可见宽大、高频电位,可用于判断本病的严重程度。
五、肩胛背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中医西医治疗
中医治疗:
理筋治疗:手法松解斜角、胸锁乳突肌、肩胛提肌。筋膜刀松解筋膜层。针刺:多在阿是穴、颈夹脊穴、小肠经、膀胱经上的穴位。中药治疗:中药外敷:伸筋草、透骨草、威灵仙、木瓜、五加皮、牛膝、川椒、海桐皮、刘寄奴各15g,打粉用醋调外敷患处,一天1-2 次。
天池伸骨膏贴
外敷舒筋活血,消肿止痛,活血散淤,祛风散寒的传统中医外科膏药治疗.膏药外敷治疗,局部渗透力强,药物分子经皮肤吸收参与血液循环,直达病处,并通过皮肤传导至经络、筋骨,激发肌体的调节功能从而增进关节及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保护滑膜,改善营养状态,减少炎症渗出,促进关节液吸收,以解除关节僵硬、水肿、疼痛症状。
西医治疗:
肩胛背神经卡压症目前以局部封闭疗法及针刀疗法为主,可辅以药物或者物理治疗,严重者或者常规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行外科手术治疗缓解病情。非甾体抗炎药物双氯芬酸为治疗本病的常用药物,可以起到消炎、消肿、止痛的作用,其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胀以及过敏反应等。神经营养药甲钴胺对于改善神经元的传导有积极的作用,对卡压的神经起营养修复作用。手术治疗严重者或规律局部封闭治疗无效,症状无缓解者,可行手术治疗。常用术式常见的手术方式为肩胛背神经松解术,需要切断神经周围软组织,松解神经外膜及束膜,并对肩胛背神经进行松解,可缓解对神经的压迫。物理治疗可以选择超短波、蜡疗或者借助筋膜仪对肩胛骨周围的肌肉、筋膜等进行冲击治疗,可以缓解症状,但是容易复发。预防保健有先天性背部肌肉、神经发育异常者,应密切地关注患者的生长发育情况,对于疾病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期伏案或坐姿不良,同时避免肩关节长时间超负荷使用,注意劳逸结合。进行关于肩关节的体育活动前,应正规的进行肩关节的热身活动。注意保暖,在天气转冷、气候变化时应及时添加衣物,保护肩关节,避免肩部受到湿寒的侵袭。术后卧床患者应注意皮肤清洁,多翻身拍背,防止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坠积性肺炎等的发生,行局部封闭治疗的患者,治疗后3天内请勿洗澡,避免进针处接触水,防止针道感染。术后患者需遵医嘱,根据术后的恢复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切勿患者自行康复锻炼,局部封闭治疗后,应缓慢地活动肩关节,同时注意保护肩关节,避免对关节有害的运动,防止局部造成外伤等。
病案分析
患者李某,男,26岁
主诉:左侧肩胛骨内侧缘疼痛1周
现病史:患者1周前运动后出现左侧肩胛骨内侧缘疼痛,自行。贴膏药后无明显缓解,疼痛夜间明显无法忍受,现来我院门诊就诊。
既往史:无特殊。
辅助检查:颈椎X片未见明显异常。
查体:颈部胸锁乳突肌紧张,按压疼痛,颈椎旁肌肉按压疼痛,第3胸椎棘突旁有明显压痛点。双侧袖经根牵拉试验阴性,椎间孔挤压试验阴性,肱二头肌腱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