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管狭窄症的诊断

陈培医生 发布于2022-09-25 12:33 阅读量1065

本文由陈培原创

(一)症状

1、间歇性跛行:当患者步行一定距离(数米-数百米)后,出现一侧和双侧腰酸、腿疼、下肢麻木、无力以致跛行,当蹲下或坐下休息数分钟后有可继续步行,但距离较正常人为短。因有间歇期,故名间歇性跛行。严重者不能下地行走。


图片发自160App


2、腰部后伸受限及疼痛:当腰椎由中立位到后伸位时,椎管后方的小关节囊及黄韧带挤向椎管,椎管长度亦缩短2.2mm,椎间孔变窄,以致管腔内压力急剧增高,并由此出现各种症状。

3、主述与客观检查的不符合:病程早期,由于椎管狭窄使椎管及神经根管容积降至正常低限,当患者处于各种增加椎管内压的被迫体位时,主述多。而就诊时因经短暂休息,故客观检查常为阴性。

4、除上述三大症状外,临床还可以出现以下症状和体征:

(1)腰部症状:主要表现为腰痛、无力、易疲劳,但屈颈试验阴性。

(2)下肢根性症状:多为双侧性,可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相似,尤以步行时为甚,但休息后缓解或消失。

5、慢性病程反复发作。


图片发自160App



(二)体征

病人症状与体征多不一致,一般症状重而体征轻。病人常有脊柱侧弯、病处压痛,椎旁肌肉痉挛,腰后伸受限,腰过伸试验阳性是本症的重要体征。患侧足趾被伸肌力减弱,膝、踝放射减弱或亢进,受压神经支配区感觉减退。


有些患者下肢肌肉萎缩、无力、鞍区麻木、肛门括约肌松弛,直腿抬高试验无明显的放射性疼痛。

(三)诊断

原发性腰椎管狭窄

临床症状特点:一般病例依据前述三大症状可作出较明确的诊断。

X线平片:可明确显示椎管矢状径较正常为狭小,其绝对值于15mm,甚至在12mm以下,个别病例不足10mm。

脊髓造影:显示典型“蜂腰状”缺损,根袖受压及阶段性狭窄等影像。


图片发自160App



继发性腰椎管狭窄

诊断要点与原发性腰椎管狭窄相似,均继发于各种病变之后,因此在诊断顺序上,应将原发病置于继发性椎管狭窄之前。

治疗

主要介绍中医治疗

包括三个方面:内治、外治和功法的锻炼。

内治是根据中医的理论辨证用药,根据腰椎管狭窄不同的临床表现归纳为不同的证候类型,比如说患者如果表现为腰痛,隐隐作痛,腰膝酸软等症状,中医辨证为肝肾不足,这时候就可以选择补益肝肾的重要方剂进行治疗。

外治可以通过针灸、推拿、中药熏蒸、中药外敷等等方式缓解腰背肌的痉挛、紧张,来缓解腰痛。

在症状不太重的时候,还应该积极的进行功能锻炼,一些轻度的腰椎管狭窄症,狭窄是因为韧带的增生肥厚造成,这种软性的椎管狭窄可以通过牵引来减轻神经症状,但是如果腰椎管狭窄病程比较长,关节增生内聚的比较厉害,这时候牵引治疗是没有任何效果。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