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又到科普文时间了!今天给大家讲讲寰枢关节错位证的问题!
寰枢椎错位症是临床常见的颈椎疾患,可发生在各年龄段。寰枢椎错位诊断标准有寰齿前间距、寰齿侧间距、寰椎侧块宽度等。那么如何准确诊断寰枢关节错位证?
首先寰枢关节一定是要稳定的,寰齿间隙一定是对等的
(一)目前临床寰枢椎半脱位的诊断标准:
寰齿前间距ADI、寰齿侧间距LADI、寰椎侧块宽度、八字间隙对称、内/外台阶、八字关节角度、寰底中垂线、双轴线法。
(二)寰枢关节半脱位的常见分型—ADI为主
Ⅰ型:寰枢椎旋转固定,不伴有寰椎向前移位,寰椎前弓与枢椎齿突间隙小于3mm,寰椎横韧带无断裂。枢椎齿突仍为旋转轴,寰枢椎旋转固定于正常旋转范围内。
Ⅱ型:囊枢椎旋转固定,寰椎向前移位3~5mm,伴有寰椎横韧带断裂。一侧侧块未受损。作为旋转轴,另一侧侧块向前移位,寰枢椎旋转超出正常旋转范围。
Ⅲ型:寰枢椎旋转固定,寰椎向前移位超过5mm,寰椎横韧带及其他辅助韧带均断裂。两侧侧块均向前移位,一侧移位较另一侧重。
Ⅳ型:寰枢椎旋转固定,寰椎向后侧移位。
(三)枢椎侧关节面角度
正常为15°~30°;
低于15°为水平关节
高于30°为角度过大;
当寰椎与枢椎之间失去正常的对颌关系,出出现了颈部疼痛、僵硬,头晕头痛,视物模糊,还有颈部活动受限,例如转头、低头活动受限,并伴有脖子向一侧歪斜的症状,无明显的四肢症状,我们就称为寰枢关节错位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