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峰下滑囊炎的诊断和治疗

潘鑫耀医生 发布于2024-01-28 13:21 阅读量615

本文由潘鑫耀原创

•肩峰下滑囊炎是怎么定义的?

•肩峰下滑囊炎的病因?

•肩峰下滑囊炎的症状?

•肩峰下滑囊炎治疗一般要考虑哪些方面问题?

•肩峰下滑囊炎中医西医的治疗方法?

•肩峰下滑囊炎我的治疗方法?

•肩峰下滑囊炎的自我保健?

•病案分享



肩峰下滑囊炎是怎么定义的?



肩峰下滑囊又称三角肌下滑囊,是全身最大的滑囊之一,位于肩峰、喙肩韧带和三角肌深面筋膜的下方。肩袖和肱骨大结节的上方。肩关节外展并内旋时,此滑囊随肱骨大结节滑入肩峰的下方,不能被触摸到。肩峰下滑囊有许多突起,以伸入到肩峰下部分的最明显。另外,此囊附着于冈上肌的囊底较小,而游离缘较大,对肩部的运动很是有利。因此,肩峰下滑囊对肩关节的运动十分重要,被称为第二肩关节。

肩峰下滑囊炎可因直接或间接外伤引起,但大多数患者继发于肩关节周围组织的损伤和退行性变,尤以滑囊底部的冈上肌腱的损伤、退行性变、钙盐沉积最为常见。



肩峰下滑囊炎的病因?

可因直接或间接外伤、冈上肌腱损伤或退行性变、长期挤压和刺激所致。

最主要的病因:肩峰下滑囊由于损伤或长期受挤压、摩擦等机械性刺激,使滑囊壁发生充血、水肿、渗出、增生、肥厚、粘连等无菌炎症反应。

急性期主要通过镇痛等对症治疗,缓解期主要通过功能锻炼,恢复肩关节的三轴运动。

临床表现为疼痛、活动受限、局限性压痛。疼痛逐渐加剧,夜间疼痛明显,影响夜间睡眠,肩关节的外展、外旋活动时疼痛明显加重。

大多数患者经过制动、休息,配合热敷、口服非甾体消炎药能缓解症状。

疾病的主要危害:无菌性炎症可导致肩关节粘连,活动受限,严重者可并发肩关节纤维性强直。

最主要的预防手段是避免劳累,患者需注意日常活动强度。



肩峰下滑囊炎的症状?



肩峰下滑囊炎病的临床表现为疼痛、活动受限、有局限性压痛。疼痛逐渐加剧,夜间疼痛明显,影响夜间睡眠。肩关节外展、外旋时加重,疼痛常位于肩部深处并涉及三角肌的止点,亦可向肩胛部、颈、手等处放射;压痛点多在肩关节、肩峰下、大结节等处。

常见症状:

1.肩关节附近疼痛明显,局部压痛,压痛点可随肱骨旋转而发生改变,转动肩关节时,疼痛明显加重。

2.急性起病者,肩部广泛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活动时疼痛加重,肩关节前方有压痛,体重正常者可触及肿胀的滑囊,但 X 线检查常为阴性。

3.慢性起病者,疼痛多不剧烈,部分患者在肩关节外展内旋时,在三角肌止点疼痛加重,有夜间静息痛。

4.为减轻疼痛,患者常使肩处于内收、内旋位,随着病情进展,滑囊壁增厚粘连,肩关节活动范围逐渐缩小,严重者甚至完全不能活动。晚期可见肩胛带肌萎缩。



肩峰下滑囊炎鉴别诊断一般要考虑哪些相类似疾病?



1.颈椎病

1)颈椎病病变在颈椎,肩峰下滑囊炎病变在肩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

(2)颈病的疼痛与颈神经根的分布一致,而肩峰下滑囊炎的疼痛与神经的分布不一致。

(3)颈椎病颈椎活动受限,而肩峰下滑囊炎肩关节活动受限。

2.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

(1)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肩部疼痛部位在前方,也可向三角肌或上臂放射,而肩峰下滑囊炎疼痛范围比广泛。

(2)二头肌长头鞘炎,压痛点在结节间沟内的肌腱及腱鞘处;而肩峰下滑囊炎压痛比较广泛,如肩峰下、喙突下、结节间沟及肱骨大小结节等处。

(3)肱二头肌长头鞘炎多数患者肩关节活动无受限,少数病人肩关节上举及旋转受限。

(4)肩峰下滑囊炎肩关节造影显示肩关节囊缩小,而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肩关节囊无改变。

3.冈上肌腱炎

(1)肩部疼痛在外侧,三角肌附着点和冈上肌止点处,可向肩部附近放射。

(2)上臂外展60°时,肩部开始疼痛,当上臂外展上举至120°以后疼痛消失,60 °-120°为疼痛弧,上臂由外展上举放下时,在120°-60°又出现疼痛。

(3)当冈上肌腱发生钙化时,肩部疼痛加重,冈上肌腱钙化,X线片可见冈上肌腱有钙化阴影,称钙化性冈上肌腱炎。

4.肩袖损伤

(1)肩袖损伤多发生在肌腱止点处,尤其是冈上肌止点处。

(2)中、老年有轻微外伤史,青年人有明显外伤史。

(3)受伤时可听到肩部有响声,肩顶部剧痛6-12h疼痛最剧烈。

(4)上臂外展上举60°-120°有疼痛弧,上臂由外展上举放下时,在120°-60又出现疼痛。

(5)肩关节被动活动不受限。

肩峰下滑囊炎的中医西医的治疗方法?



治疗首先应针对滑囊炎的病因进行治疗,其次是其病理改变。大部分滑囊炎不需要外科治疗。应消除全身性病变(如痛风和梅毒)以及局部创伤或刺激因素,纠正不良姿势。

对于化脓性滑囊炎,一般感染的治疗原则同样适用于治疗滑囊炎,在确认病原体的前提下,可早期、规律、足量使用敏感抗生素。

创伤性滑囊炎采用冰敷、制动、抗炎及外用衬垫保护等非手术治疗可获得不错的治疗效果良好,如果经过常规非手术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可行穿刺、激素类药物注射治疗。

继发性滑囊炎常因反复创伤引起,其滑囊壁明显增厚,更易发生炎性改变,这类滑囊炎的治疗应去除病因,通常需要手术切除滑囊。

药物治疗

患肢制动、休息,配合湿热疗法、抬高患肢、使用保护垫,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如洛索洛芬钠片、氟比洛芬酯巴布膏,通常能获得不错的疗效。

手术治疗

对于病程长,局部炎症粘连重的患者,在行局部治疗、物理治疗效果欠佳时,常用的外科治疗手段包括:穿刺抽液体,B 超引导局部注射复方倍他米松、玻璃酸钠注射液;

急性化脓性滑囊炎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应切开引流,切除慢性感染和增厚的滑囊,切除滑囊下方的骨性凸起。

其他治疗方法

中小剂量的微波治疗可放松肌肉、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对急性期肩痛患者有较好的效果。

冲击波治疗仪可帮助组织间松解,促进血液微循环,改善细胞携氧能力,降低神经敏感性,减慢神经传导,从而缓解疼痛。

在运动训练前可先进行理疗(使用中频、超声波治疗等),以软化瘢痕、松解粘连、放松肌肉,为后续的运动训练做准备;运动训练后可给予冷敷镇痛,减少局部充血和渗出、控制炎症,为第 2 天的功能训练做好准备。

针灸治疗可以改善局部血循环、增加局部代谢和止痛,配合理疗和运动训练,对患者的康复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肩峰下滑囊炎我的治疗方法?



1.明确诊断,分清主要是哪些经络,哪些肌肉的问题,辩证寒热湿瘀。

2.治疗方法:针灸,釰针,理筋,艾灸,中药膏贴外敷。针灸以近端远端取穴配合运动疗法为主;釰针以松解肩颈部局部粘连的肌肉为主;理筋主要针对颈项部以及肩部肌群,重点在斜方肌、冈上肌、冈下肌、大小圆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三角肌等肩部肌群及前侧胸锁乳突肌及胸大肌胸小肌;艾灸要辩证进行,局部为主;中药膏贴外敷肩部的痛点。

3.嘱咐患者治疗与功能训练相互结合,配合脊柱三部功法,促进炎症的吸收的和肩部活动度的锻炼。













肩峰下滑囊炎的自我保健?



注意休息:休息是解决任何关节疼痛的首要方法,所以应让关节得到很好的休息。

加强劳动保护,避免高强度、强负荷的肩关节活动。

摆动疼痛的手臂:如果疼痛的部位在手肘或肩膀,建议将手臂自由地摆动,以缓解疼痛。

冰敷:如果局部皮温高,可以使用冰敷的方法。以 10 分钟冰敷,10 分钟休息的方式交替。只要关节仍是热的,就不要用热敷。

冰热交替:假如急性肿痛减弱,且热已消除,就可以冰热敷交替的方法来治疗,即冰敷 10 分钟后热敷 10 分钟,如此反复。

日常

该病的日常生活管理重在适当进行锻炼(包括做肩关节保健操,自我按摩,关节功能锻炼等),注意患肢保暖、避免患肢提重物及肩关节长期固定姿势等。

日常生活管理

1.肩部防寒保暖:肌肉也会“热胀冷缩”。冬季早晚出门时,要注意肩颈部保暖;夏天开空调时,也要注意不让冷气直接吹向肩颈部位。

2.纠正不良姿势:正确坐姿及站姿可以减轻肩颈部负担。在日常生活中应挺胸、直背,维持正确的弧度,让身体处于健康、舒服的状态。

3.睡觉时避免侧睡压到患侧肩部。

4.需要注意不要保持同一个姿势太久,以防给肌肉造成较大负担,建议每隔1-2h至少改变一次姿势、活动下身体。

健康的生活方式

规律作息,不熬夜;戒烟限酒;长期坚持适度体育锻炼等。

病案分享



【姓名】:唐女士,女,41岁

【初诊】:2023.05.02

【主诉】:右侧肩部活动时疼痛不适1周余。

【现病史】:半月前来因落枕后出现右侧肩部僵硬疼痛的现象,近期肩部活动时疼痛加重来诊。平素久坐办公,运动喜欢打羽毛球,一周2-3次。平素颈肩及腰背部时有酸困不适,纳眠可,二便调,舌淡苔薄,舌边齿痕,脉弦紧。

【既往史】:既往体健

【体格检查】:

1、形体匀称,四肢脊柱关节未见畸形水肿发绀。 

2、颈部活动无明显受限,右侧下颈段触及条索样筋结。 

3、右侧肩部活动稍有受限疼痛,肩关节外展、外旋时疼痛加重,疼痛常位于肩部深处并涉及三角肌的止点。

4、 臂丛牵拉试验(-),霍夫曼征(-)。

【诊断】

病名:肩痹

证型:气滞血瘀

西医诊断:肩峰下滑囊炎

【诊断思路】患者41岁,平素工作久坐,平素喜打羽毛球,右侧肩部疼痛,主动活动时三角肌附着点处疼痛剧烈,压痛明显。来诊时体格检查右侧肩部活动稍有受限,无明显疼痛弧,三角肌、斜方肌及大小圆肌肌张力大,三角肌深层触痛较明显。符合肩峰下滑囊炎的诊断要点,即诊断为肩峰下滑囊炎。

【治疗思路】以理筋和针灸、釰针松解肩颈部肌群,外敷天池派伸骨贴膏缓解局部疼痛症状,治疗后通过锻炼脊柱三部功法,恢复肩关节活动度及促进局部炎症的吸收。

【疗程规划】天池理筋加针刺、釰针松解颈肩部肌群3-10次,隔天一次,天池派伸骨贴膏5包15贴,每晚睡前一贴。

【治疗经过】

自述3次治疗后自觉肩部疼痛症状缓解近50%,

治疗5次治疗后自觉肩部疼痛症状缓解超过60-70%,肩部被动活动时疼痛缓解近3成。

经10次治疗后自觉肩部疼痛症状缓解超过80%,肩部活动时疼痛基本消失,对治疗效果较为满意。

【医嘱】:

1.颈肩腰背部应避免风扇空调直吹,以防风、寒、湿邪侵入加重不适。

2.规律生活饮食作息,避免熬夜晚睡,适度运动,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

3.建议一周1-2次理筋按摩及针灸松解,有助于颈肩部炎症的进一步吸收,促进肩部功能的恢复。

4.按医生及视频教授您的脊柱三部功法,坚持锻炼,促进炎症的吸收,提高肩关节活动度及稳定性。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