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句话作为今天这篇文章的开场白,我想说的是:“不是所有的关节痛都跟风寒有关。”
明代大医王肯堂就曾独辟蹊径,从痰湿入手,认为痰阻经络,气血不通,不通则痛。并由此创立茯苓丸,也叫指迷茯苓丸。
指迷茯苓丸:半夏9克、茯苓15克、枳壳3克、风化硝(后下)9克,水煎服,加生姜3片。
仔细看,这个方子其实是《局方》里的二陈汤,源自宋代,它的主要功效是燥湿化痰,因为效果不错,在宋代乃至宋代之后的岁月里,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王肯堂或许是借鉴了二陈汤的思路,原方中半夏、茯苓不变,这两味药健脾化痰,脾为生痰之源。而把陈皮去掉,换成枳壳。相比于陈皮,枳壳理气之力倍增,痰阻经络,气又通行于经络,有了气药相助,能更好地把经络里的痰洗涤干净。
同时甘草也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风化硝。风化硝也叫玄明粉,是芒硝经过风化所得,能通便,也能洗涤经络之痰。这一点,《本经逢原》有过记载:“风化硝,治经络之湿痰,但重着而非酸痛者,用之有效。”
不过,风化硝和枳壳性寒,为了避免伤到脾胃,最好加点生姜,取其温中散寒的功效。
此方可以治疗痰阻经络引起的肩臂痛、腰腿痛,尤其对肩臂痛,效果更好。
刘渡舟先生就曾用此方治好了一位冯姓男子的肩周炎。
具体时间医案中没有记载,只知此人姓冯,年近六旬,因常常感到左臂痛,痛及肩膀,甚至不能向上抬起,而选择就医。
起初给他看病的大夫认为是经络不通引起的,开的方子用的也大多是一些祛风通络之药。这人吃了有十多剂,病情非但没有好转,反而加重了。
说明什么,治错了,错在哪,错在没有化痰。
原来这人平日里有咳痰的习惯,可见,体内是有痰湿的。那么,没有咳痰的症状是不是就代表体内没有痰?也不是。有些人虽然不咳痰,但舌头伸出来,舌苔是厚腻的,这也是痰湿之象,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指征。
除了咳痰,舌苔厚腻,这人还会头晕,这是痰湿上犯,痰湿上到头部,蒙蔽清阳之窍引起的。
结合以上特征,刘老判断此人痰湿很重,于是开出指迷茯苓丸,又根据实际情况稍作调整,并且嘱咐他要少吃油腻之物。服药三剂,症状大为好转,胳膊不痛了,也能举过头了。
王肯堂的这个方子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同时又非常有借鉴意义,因为就现在来讲,有痰湿问题的人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