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说到吃,谁不会吃?可是你吃的对吗?今天主要想谈谈中医关于饮食的几个观点。
1.《黄帝内经》曰:食饮有节。“食”就是吃饭,“饮”就是喝水,“有节”意思是有节奏,有节制的意思。节奏是指,不能狼吞虎咽,吃得过快,还要按时吃饭。不能饥一顿,饱一顿。一个健康的人,他的生物钟与天地是同步的。所以,在早晨7点—9点的时候,人体经络中胃经当令,人就会感到饥饿,人就应该在这时候吃早饭。到了中午11点—13点,心经当令的时候,就应该吃午饭。到了晚上19点到—21点,心包经当令也就是晚饭的时间点。定点感受到饥饿感,这是人体内健康的表现。现在很多人,到了饭点没有饥饿感,因为他们很多时候要么忙着错过了饭点,要么就是上顿吃的太晚影响到下顿吃饭。严重点的早晨起来打的嗝都是昨晚的火锅味,刷牙恶心,干呕,舌苔白厚粘腻;心情一不好就通过暴饮暴食来缓解。节制是指,饭要吃七八分饱,如何衡量七八分饱,就是微微有点饱腹感。肚子可以了,但嘴还想吃的时候一定要克制住自己。的时候不能遇到不好吃的就不吃,好吃的就停不下来。胃本身是个肌肉,他是有弹性的,所以当你暴饮暴食久了,胃撑大了,就很难再恢复回去了。所以我很反对自助餐一类饮食,有些人为了这个钱花得值,扶墙进扶墙出,这对胃的伤害特别大。所以饮食不仅要控制吃饭的节奏,还要控制吃饭的量。
2.食不言寝不语。古人认为吃饭要专心,因为吃饭时候,食物进入胃中,胃肠消化道要调动大量的气血,去分解消化吸收食物。但现在人们在吃饭时候都在玩手机,看视频,聊天。但是你要知道,你吃饭时候边刷抖音边说话,嘴巴跟眼睛就会跟胃肠道“抢气血”,使得本来该流向胃肠道的气血,更多地流向了眼睛、脑袋和嘴巴。你的气血在人体脉象上就表现为“上越脉”。这就是为什么现在人普遍消化不太好的原因。专注吃饭,不仅一种健康需求,也是一种修行。细细咀嚼,每一粒米,每一颗菜在口中绽放着属于他们的芬芳。
3. 人生四大乐,吃喝玩乐,吃排在最前面。所以我们中国是最讲究吃的国家,相对于西方国家的做饭的时候讲究烹调。烹是煮熟食物,调是调和五味,讲究色香味俱全。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要调和食物之味,使之互相补充,荤素搭配,营养均衡,这正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吻合。吃的不仅要好,还要吃得美,色香味俱全的食物进入口中,由食物之精转化为人体的精,炼精化气,以气养神。神得到滋养,人才会有发自内心的满足。吃适合的食物,消耗元气少,吃不适合的食物,或者吃的太多,消耗的元气就多,更严重的,当元气无法将食物完全化掉,这些“半成品”滞留在体内,是造成血脂血糖尿酸异常的直接原因,久则成病。所以中医看病总会问“你最近吃什么了?”,病从口入,多数病都是吃出来的。
4.孙思邈说,“夜饭饱,损一日之寿”。古代人也有“过午不食”的传统,古代人一天只吃两餐,早餐和午餐,但是古代人跟我们现在不一样,古人睡得早,一般天黑就睡了。像我们现在很多996,007,那么早睡是不可能的,所以晚餐还是要吃,不然会影响晚上工作的。但是晚餐应吃得少,吃得清淡。因为白天,尤其是上午是一天中阳气最足的时候,所以这个时候你吃任何东西都能消化掉,而从下午之后开始阳气渐渐变弱,晚上阳气是最弱的,所以这时候吃大鱼大肉是很难消化掉的。
希望大家都能树立健康的饮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