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哭闹上学,家长分离焦虑,专家这样支招

王玉萍医生 发布于2022-05-11 11:39 阅读量1213

本文由泊恩心理原创



随着新年假期的结束,学校也依次开学。在幼儿园门口,很多孩子都住拉住家长大哭,他们发出最大分贝的哭声,试图阻止家长离开的动作,让家长不得不停下来再安抚大哭的孩子。


大部分家长都在孩子上学后“松了一口气”,认为孩子上学孩子之后,自己可以更加专注,有更多的空间去关注自己。


但是,也有部分家长送孩子之后回到家,总觉得家里很空,变安静了,就特别的不习惯。甚至很多情况下,和孩子分开之后,给家长的影响更加复杂和长久。


我们如何理解家长的“不舍”?如何去处理不舍带来的情绪?


我们可以从依恋关系的角度来加以了解,今天的内容,我们来追本溯源,深层次了解“不舍”情绪的产生缘由。





婴儿时期,我们无法独立,需要依赖抚养者各个方面的照顾才能成长。


饿的时候需要被喂食,害怕的时候需要被安慰,受伤的时候需要被关心等等。在这个阶段,抚养者(通常是父母)与婴儿建立的关系,就是依恋关系(Attachment styles)。


当抚养者让婴儿有安全感,满足他们所有的需求时,婴儿会安心依靠父母,并形成安全型的依恋关系;


但当父母没有满足婴儿的需求,并且没有给予婴儿足够多的关怀时,孩子会逐渐适应这种缺少抚养者关心帮助的环境,并逐渐建立起一种自我防护机制,让自己感到安全,并且学会不依赖于他人。


这种时候,婴儿就会形成不安全型依恋关系,包括焦虑型、回避型以及恐惧型的依恋关系。


通常来说依恋关系分为四类:


安全型(Secure)


拥有安全型依恋关系的人能够在亲密关系中大方的表达出自己的情绪和想法,愿意与伴侣进行沟通。他们可以与伴侣有亲密的关系,也不会害怕被伴侣抛弃,可以独立自主。


焦虑型(Anxious)


拥有焦虑型依恋的人在亲密关系中有强烈的不安全感。他们通常会把伴侣放在高于自己的位置,为了取悦伴侣甚至可以为伴侣牺牲自己的需求、价值观、甚至底线。


回避型(Avoidant)


回避型依恋的人会回避亲密关系的建立,并且觉得自己不需要依靠于他人。由于在他们的认知中,自己不需要他人的关爱,所以也理所当然的认为身边的人也是如此,不会太过在意伴侣的需求和感受。


恐惧型(Disorganized)


拥有恐惧型依恋的人有很大概率在童年时期曾遭遇过、或目睹过来自父母或其他保护者的暴力行为。


当儿时孩子的需求没有从保护者那里得到满足,保护者反而给孩子带来恐惧时,在成年后这样的孩子有较大概率发展出恐惧型依恋关系。


依恋关系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体现在各个方面。面对分开的情况,或者是离开熟悉的地方,不同类型的依恋关系做出的反应也不同。





儿童在幼年时期对于分离没有做到很好的处理,在成年后也会反映出来。


分离并不单单指物理上距离的分离,即使是父母都陪在孩子身边,但是没有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这份情感的缺失也会影响孩子成长路上的性格和人际关系。


孩子在离开依恋对象时,会表现出的紧张、恐惧和担忧。


在婴幼儿时期,即使是在安全的依恋关系中,产生分离焦虑也是孩子常见且正常的心理状态。和爸爸妈妈分开时,孩子的哭闹、害怕、烦躁等都是分离焦虑这一情绪的行为表现。


需要知道的是,分离焦虑这种情绪,是存在于多个年龄段和场景的,表现在每个孩子身上也会有所不同。


在婴幼儿时期表现得更为明显,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会逐渐改善。但是实际上,孩子持续这种情绪的时间并不长。


在他逐渐熟悉了幼儿园的乐趣:有了新朋友,更多的游戏形式,获得新奇的体验……大部分的孩子习惯了之后就不会再为上学这件事大哭大闹了。


反观家长,这种分离对他们的伤害可能更大:认为孩子大了就不再需要父母,认为自己的价值在孩子的生命中逐渐流逝等等,久而久之,反而会影响对孩子的育儿教育方面。


所以有些家长有很强的控制欲,这恰好反应了他们内心对于“孩子脱离掌控”的焦虑。


家长也曾经是小孩,他们与父母的分离也产生过不安,但是现在将这种“不安”又被带到了如今当下的场景里。


孩子去上学了,家长的“不习惯,心里空落落的”,引发家长的“不安全感”,真正的原因也并不是孩子要离开家长大了这件事,而是长久以来习得的依恋关系模式。






孩子在自己的成长旅途上,家长也要和孩子一起成长。当家长意识到自己的情绪不对的时候,也是需要安慰和调整的。


以下的操作,可以帮助你通过自我调节来减轻面对孩子上学而产生的情绪变化:



传统的家长总是认为,成年人要学会隐藏自己的负面情绪,要给孩子一个坚强的榜样。


但是现实是,各个年龄阶段的人都会有不同的困扰。当问题出现的时候,逃避是最糟糕的应对方式。问题依然还是问题,只是你选择了忽视。




策划制作

首发于:泊恩心理公众号    |    编辑:叶叶

策划:品牌部    |    监制:泊恩医事委员会


泊恩声明


深圳泊恩临床心理专科门诊部对于该文章拥有著作权及其他相关权利,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擅自使用、改编、转载,该文章由北京市汉坤(深圳)律师事务所担任法律顾问。


医疗建议仅供参考,如有需要请咨询专业人士或前往医疗机构。对这篇文章有任何的疑问或者建议,欢迎通过公众号联系在线客服提交反馈。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