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社会对父爱的期待和定义是,父爱如山,坚强稳定但是不外露。但这样内敛的父爱真的是最好的吗?又或者,什么样的父爱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呢?
对孩子而言,早期的父亲,是一个依靠,一个支撑,是一个规则的建立者,而后期的父亲变成了一个肩膀,孩子需要踩着他去看更高更远的世界。在这里你可以看到父亲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他是一个最终要被孩子打败的男人。正所谓青出于蓝胜于蓝。如果一个父亲没有被他的孩子打败,那他会成为一座高山,这座高山会让他的孩子生活在他巨大的阴影下面。
很多的家庭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喜欢一个唱白脸一个唱黑脸,而唱黑脸的经常是父亲,“严父慈母”在很多传统家庭中就如标配一般的存在。那这样的标配是最合理的吗?其实不是,父亲在孩子面前,除了讲规则那一部分,柔弱也是很重要的。父亲在陪伴孩子的时候多一点柔情的流露,这对于已经成为父亲的人是一种双向的哺育,孩子可以激活他内心柔软的部分,而他的柔弱与孩子的心理连接会非常快,因为父亲不经意间流露的柔弱与往常的伟岸形象会形成巨大的反差,给孩子心理很大的震撼。所以,越是社会功能强大的父亲,他在家庭中柔弱的部分,越会深深打动孩子。
还有一个问题在现代家庭里也日益凸显,就是父爱的缺位问题。在欧洲有一个漫画家就画了一幅这样的漫画,名字叫《缺失的父亲》。在画里,妈妈在船上用力地划桨,而父亲只是水里的一个倒影,我们都知道,倒影是看得见却摸不着的。很多父亲过的都是早出晚归的生活,经常出差,周末可能还会加班。可能他会说,我这么辛苦也是为了给他孩子更好的生活,但是,这个所谓的更好的生活真的是孩子要的吗?
孩子对所谓“更好的生活”是没有概念的,但是他对“爸爸”是有理解的,他知道他需要爸爸的陪伴,他会羡慕别的小朋友有爸爸带着玩。很多父亲在做这样的事情,办公桌上摆着孩子的照片,手机里存着孩子的照片,朋友圈里发着孩子的照片,但是孩子听不到他的声音,得不到他的拥抱,这样的父亲对于孩子来说就是“倒影”。
当然,有很多父亲会花很多时间去带孩子,但是花了时间就等于陪伴了吗?答案也许未必。我在一个植物园里见过这样的两位父亲。第一位父亲在牵着女儿看花时,面对女儿无数的“这是什么呀?”,他会去仔细观察然后给出回答,当看到有一些植物他也不认识的时候,他说“爸爸也不知道,我先查一下再告诉你好吗?”,然后他会把查到的内容告诉女儿,并教女儿辨别植物的颜色和种类。还有一位爸爸,他坐在长椅上,让他的儿子在旁边玩。小男孩绕着爸爸十米的范围扑蝴蝶,不时地会叫爸爸一下,爸爸看着手机头也不抬地回答“嗯,怎么啦”,然后小男孩又接着自己玩了。
这两位父亲同样都花了时间带孩子到植物园玩,但是我们都能看到,第二位爸爸只是人在那里,却没有给孩子陪伴。陪伴不仅仅指花时间,还需要有细节和感情。第一个爸爸不仅给了孩子陪伴,还有充分的关注,在这样的氛围里长大的孩子,她以后也会有耐心去充分地关注别人,因为她的爸爸在情感连接上给她输入了“童子功”。而那个小男孩长大之后在亲密关系里很有可能是这样的,比如他在陪女朋友逛街的时候会说“我坐着等你,你买好了我付钱”,然后就低头玩手机去了,这接下来很有可能就会引发一次争吵。
当然今天说了这么多,并不是要批判什么或者指责什么,父亲对孩子的爱未必会比母亲少。我们想说的只是,怎么样才能给孩子他需要的爱,而不是你认为孩子会需要的爱。有句话说得好“不爱孩子的父母天下难找,错爱孩子的父母不计其数”,愿您不属于那个“不计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