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人际交往的心理学小知识

吴卫医生 发布于2021-04-05 15:24 阅读量6432

本文由哆唻咪心理咨询原创

人际交往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从心理学层面来看看人际交往的几个规律:

1. 首因效应

有这样一个实验:研究者让学生A 做对前面的15题,做错后面的15题,而让B学生做错前面的15题,做对后面的15题。然后请人做测试,测试者根据A,B两个学生的试卷比较他们谁更聪明。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参与评价的人都认为A更聪明一些。

这个实验说明了一个规律,叫做“首因效应”,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先入为主”。

这是因为新的刺激能引起我们大脑的兴奋,在大脑皮层留下较深的痕迹。心理学研究发现,与一个人初次会面,45秒钟内就能产生第一印象。

在交友,招聘,求职等活动中,我们都会不自觉的利用这种规律。

2. 近因效应

随着人们交往的深入,他人的近期表现会在印象中占据优势。因为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人们对原来的印象逐渐淡忘,当有新信息进入时,容易对人们感官产生新的刺激,从面形成新的印象,直接影响人的认识和判断。甚至会使人们对早已习惯的认识和印象发生一个质的变化。

比如说,你有一个不年不见的老友,在脑海中印象最深的,是临别时的情景,当时你们在XX餐厅吃了大闸蟹,喝了小酒,甚至当时讲的说你都还记得。

也有可能,你有一个铁哥们,以前你们俩无话不谈,但现在你想起他就生气,可是谈起生气的原因,可能就是因为这个朋友最近在你面前犯了一次“错误”,你就对他改变了一贯的看法。

3. 光环效应(晕轮效应)

如果我告诉大家,我是清华大学毕业的,你们肯定会想,我一定很聪明,我的工作一定很出色,甚至会想到我的孩子学习成绩一定很优秀。

这种感觉是哪里来的?这个就是我们的另外一个人际交往的规律,叫做“光环效应“也叫做“晕轮效应”。一个人如果在某方面有了一个光环,那么他的其它方面甚至和他相关的事物都会闪闪发光。

光环效应是指某个人由于其突出的特征,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泛化到其他特征并且直接影响到对此人的总体的认识评价。

在这种心理作用下,我们可以让自己某一方面的特别出色,然后善加利用,经常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坏的一面是,有时我们会很难分辨出好与坏、真与假。

4. 一致性吸引

人们在交往过程中,由于现实属性存在着双方意识到的共同点,因而会发生相互的吸引的现象。也就是俗话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我们想认识新朋友,想很快与人建立关系,就是要寻求我们与对方的相似之处,这样可以更快地拉近与对方的心理距离。一致性吸引,会给我们带来铁哥们,带来闺蜜,大家有共同的爱好,性格,品质或是追求,会在内心深处产生长久的吸引,并且这种关系会非常的牢固。

5. 互补性吸引

互补性吸引,就是取人之长,补已之短。比如说,外向型的妻子和内向型的丈夫,一个文静的女孩有一个桀骜不逊的男朋友,能力低的人,总是愿意追随能力强的人。

6. 不完美性吸引

现在我们来做一道选择题:下面哪种人更讨人喜欢:才能出众而从未犯过错误的人/才能出众而犯了错误的人/才能平庸而未犯错误的人/才能平庸而犯了错误的人?

当年(1978)心理学家阿伦森做过一个“犯错误效应”实验,结果表明,最受欢迎的人是:才能出众而犯了错误的人。

进一步研究发现,犯错误效应还受性别角色的影响,男性更喜欢才能出众而犯了错误的男性,而女性更倾向于才能出众而从未犯过错误的人(包括男性和女性)

7. 投射效应

苏东坡和佛印和尚是好友。一天,苏东坡去拜访伄印,与伄印相对而坐,苏东坡看到佛印的褐色袈裟拖在地上,对伄印开玩笑说: “上人坐姿,活像一堆牛粪”伄印只是微微一笑,说:‘我看你是一尊金佛”苏东坡觉得自已占了便宜,十分开心。回家以后,苏东坡得意地向妹妹提起这件事,苏小妹说:“哥哥你错了。佛家说:佛主自现,意思是佛印心中有佛,所以看你像佛;而你看他像牛粪,是因为你心中只有牛粪呀!”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不自觉的把自己的心理特征(如个性、好恶、欲望、观念、情绪等)归属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具有同样的特征。这个就叫做投射效应,它分为相同投射、情感投射、愿望投射。

投射效应在我们日常生活随处可见,我们常说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这腹,就是典型的投射效应。之前流行的一种说法:叫做有一种冷,叫做妈妈觉得你冷也是投射。

我们常常自觉不自觉的,会把自己的想法投射到他人身上。将这点运用到感情中就可以得出,我们爱一个人,不要用自己的方式爱他,而是要用他喜欢的方式爱他。

人际交往心理学规律还有很多,我们学习这些规律,熟练运用这些规律,就很可能潜移默化地提高了我们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快运用起来吧~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