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心理精神疾病,无论是焦虑症还是抑郁症,还是强迫症或者心境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甚至精神分裂症,大部分都是慢性反复发作性疾病,一般都是因为严重影响了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才来就诊。那目前所有权威的治疗指南都推荐: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治疗是建议足剂量、足疗程,会对疾病的预后转归具有深远重大的意义。
而且,敲黑板,划重点:目前使用的大部分抗焦虑抑郁药物,本身药物起效慢,都至少起效时间要2到4周,所以早期症状控制不到是正常的。要给它足够多的时间和耐心,挑对象都要处一段时间才知道合适不合适,更何况是吃进去的药物。而且药物那么多,医生不是神医,不一定第一次见面就能快准狠的给你选中一款药物适合你,所以要强调不管病情好不好,治疗早期都要及时复诊,与医生交流下病情,才能让医生更好的知道自己的情况,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达成治疗同盟,你要相信,总有一款药物能适合自己。
另外,很多患者问药物要吃多久,其实我也挺为难的,上面既然都已经强调是慢性病,换位思考一下,当下要是得了高血压、糖尿病,基本不会有人问医生药什么时候停,甚至吃一辈子都没多大意见,其实有疑问就是:“怎么得了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心境障碍),你们总是问什么时候停药呢?”在我看来,这些都最好按医生指导下进行减药、停药,更为科学。如果自行停药或者不恰当的减药,不排除会出现病情反复,甚至出现严重的停药反应,而且最最不好的就是,假如下次再次复发,可能会加重下次类似病情的治疗难度。这其中利弊,我也只是起到告知作用,毕竟,大家都是成年人,治疗方面都要自己做选择,只是建议最好了解其中风险,深思熟虑!
还有,目前治疗的药物相对安全,都是经过实验室层层把关,三期临床试验之后才得以上市的,副作用很小,基本可控,就算长期服药也不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损伤,定期密切监测直观的肝肾功能指标即可。
药物不含激素,不含激素,不含激素!(重要事情说三遍)
如果因为出差偶尔忘记吃药1-2天,也不用担心病情复发,问题不大,立即补上去就行。但超过1周以上时间,建议再次服药时还是逐渐小剂量开始加量,避免出现不适。
药物不会让你变傻变笨,不会影响你的智商,但病情本身如果不加以及时治疗,会严重影响原有的认知能力,例如会感到迟钝或者记性不好,所以服药不会影响你考大学、读博士,也不会影响你正常工作的能力,目前有很多职场精英都在边服药边工作,依然是非常优秀。但是确实不推荐服药时驾驶或者高空作业,因为某些药物会有产生镇静催眠作用,会担心在驾驶过程中或高空作业中会影响注意力集中,从而产生危险,所以安全第一,建议服药期间尽量谨慎开车或最好“吃药不开车”。
另外,针对某些特殊人群,例如近期有怀孕8周的张女士因反复惊恐发作严重影响其生活,特意前来门诊寻医问药,我告知其目前可用于治疗的药物存在对胎儿的致畸的风险,建议其优先非药物治疗,例如:正念训练、放松训练及心理咨询。所以这也是服药期间避免怀孕的一个重要原因。
Ps:最近有个门诊患者给我看了个小物件—药盒!觉得看起来确实还挺温馨的,她说花了几个小时贴的这些,这样就不会忘记漏吃药了,我觉得确实挺好的,也非常感激她跟我的互动。
最后,都希望大家能被生活温柔以待,没关系的,只是一时遭遇了情绪的困难而已,我们可以一同想办法渡过这个难关的!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