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李医生的诊室来了一位年轻的小姑娘,面色红润,两颊微红,语气急促,称她最近情绪极易烦躁,晚上失眠很严重,白天容易担心,工作时甚至出现害怕别人与自己说话,追问下,小姑娘是重庆妹子,性格向来外向爽朗,既往从不惧怕与人打交道,但最近感觉有点反常,再次询问,原来她2年前因失恋后情绪不好、入睡困难,觉得很痛苦,朋友给她提了个“好点子”—“饮酒助眠”。
于是自那以后每晚定时定量饮用啤酒(5°/500ml)2-3瓶,自诉也不酗酒,觉得喝到“微醺”就会有睡意,起初确实有效,但情绪严重时半夜还是会容易醒。最近工作不知道莫名出现这些焦虑担心,变得胆小,有时候出现注意力难集中,容易胡思乱想,甚至会有想,要是能饮点酒,可能会舒服一点,但觉得这并不实际,遂前来就诊治疗。
对其系统的精神心理检查及体查:意识清晰,定向准确,面颊红,似醉酒样面容,双手平举会有微微不自主颤抖,承认对酒精可能有一些心理依赖,虽然近期不会有很明显的情绪低落,但仍控制不住会担心晚上不喝点就会睡不着,且晚上饮酒时多进食少,引出焦虑情绪,自知力部分存,有主动求治欲望。予完善相关实验室、影像学检查,暂考虑诊断为“1.酒精依赖综合征;2.焦虑状态”。
酒精是全球使用最广泛的成瘾性物质。酒精依赖是多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影响酒精代谢及其在体内吸收的生理因素、心理压力或创伤、抑郁倾向、焦虑等心理因素,以及家庭、酒文化、职业、经济水平等社会因素。一次大量饮酒,可出现急性精神症状,长期饮酒的患者可产生酒精依赖、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甚至出现不可逆的神经系统损害。
酒精依赖是一种慢性、复发性并受遗传因素影响的复杂疾病。使用酒精所致的精神和行为障碍,是一组认知、行为和生理症候群,使用者尽管明白滥用成瘾物质会带来问题,但仍然继续使用,以致自我用药会导致了耐受性的增加(饮酒次数较前增加,饮酒种类较前多样、饮酒量较前增加等)、戒断症状(不饮酒就会出现周身不适、心慌手抖,坐立不安等)和强制性觅酒行为(不顾一切、不分场合对酒精渴求)。
· 对引酒的强烈渴求而被迫饮酒;
· 固定的饮酒模式,不顾场所,定时饮酒,以解除或避免戒断症状的出现;
· 饮酒优先于一切活动,明显影响工作、家庭生活或社交活动;
· 耐受性逐渐增加,需要不断增加饮酒量来维持其所需要的效果,酒精依赖后期耐受性下降,即每次饮酒量减少,极容易醉,但饮酒频次增多
· 对饮酒的量、开始及结束的自我控制能力下降;
· 反复出现戒断症状,当减少饮酒量或饮酒间隔时间延长,血浆酒精浓度下降明显时,会容易出现烦躁不安,情绪易激动,心慌、手抖或四肢震颤,出汗、抽搐、恶心呕吐等戒断症状,若及时饮酒,此戒断症状迅速消失。此现象常发生于早晨,导致早晨起床后的首要活动就是饮酒,即“晨饮”;
· 患者明知饮酒有害,主观上有戒酒意愿,常反复饮酒,但总是失败,重新饮酒后在较短的时间内再现原来的依赖状态。
治疗:药物治疗(戒酒治疗+对症治疗)+支持治疗+心理治疗+行为治疗。
后予该门诊患者对症戒酒治疗及健康宣教,及对症抗焦虑治疗,近期患者坚持门诊,自述目前烦躁不安较前已明显改善,情绪稳定,可正常工作、社交,不会再惧怕有人与自己说话,未再饮酒,渐渐步入正常生活。所以:长期借酒入眠,小心酒精依赖,加重焦虑!睡眠问题,失眠门诊帮到您!真的不要再借酒消愁啦,小心愁更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