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家庭中,为什么每个成员都是受害者?

胡雪医生 发布于2023-12-04 17:34 阅读量615

本文由胡雪原创


这段时间,有几则新闻牵扯着人心,也引来了很多人的思考讨论:


8月下旬,重庆一女子带着两个孩子在家中烧炭自杀身亡;

10月下旬,广东一女子跳楼自杀,孩子只有三个月大;

11月上旬,江苏扬州一女子用被子捂死自己的孩子后,跳楼自杀身亡。


有人说,“是生活的压力让这些母亲不堪重负”

有人说,“是家庭的不幸福让这些妻子寒心”

还有人说,“无论如何,母亲不应该剥夺孩子的生命希望,或者将孩子置之不顾”


当所有人还在抱怨儿童精神心理科爆满甚至要找黄牛挂号,孩子心理问题越来越频繁复杂时,母亲的另一种处境也逐渐暴露在世人面前:


逼孩子上学的,无视孩子心理问题的是“她们”,最终带着孩子走上绝路的也是“她们”,“她们”究竟是施害者还是受害者呢?



01

“生病”的母亲与“遭罪”的孩子


前些日子,和几位咨询师朋友谈到心理咨询室经常发生的一个现象:


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咨询,基本上都是因为学习方面出现“问题”,但是这些所谓的“学习问题”背后往往牵扯出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对于家长而言,似乎只要孩子能够学习,其他的状况都是可以暂时忽略不见。


大家纷纷表示对这些行为感到难以理解,并认为家长在这个过程中过多地要求孩子,限制孩子,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


但有一位已经有孩子的朋友却说:“如果没有孩子,我们都可以置之度外来评论。但当你有了孩子,你就知道什么叫做身不由己了。”


正如这位朋友所说,当这些事情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我只能靠着脑补想象的画面来虚构一些情节。


比如,

当我们看到孩子因为学习压力不堪重负,导致心理问题频发,医院精神心理科爆满的时候,我们开始指责父母以及其他养育者的功利与私心,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逼迫孩子学习,剥夺了孩子们的自由成长;

当我们看到母亲带着孩子自杀时,我们又开始将其归咎于丈夫的缺位以及婚姻的不幸等等。


我们总在试图从事件中找到一个潜在的“施害者”,以此证明“受害者”的悲惨遭遇。


但这样的逻辑推理,不仅无法疗愈当事人,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制造出新的矛盾问题。


最终,母亲还是那个“生病”的母亲,孩子仍是那个“遭罪”的孩子。


胡雪老师分享:


母亲、孩子、父亲从来都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原生家庭、创伤等也从来不是归咎问题的矛头。


当我们按照“受害者”“施害者”的逻辑来寻找原因时,就很难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出口。


母亲的绝望、孩子的痛苦,都成为了外在的表象,我们逐渐深陷在围绕这些表象建立的评论和判断中。


这时我们需要的是一个系统的、专业的视角引领,拨开困顿我们的“迷雾”,找到这些事件中的另一种可能。

挂号.gif胡雪.gif



02

谁才是“问题”家庭背后的“始作俑者”?


在互联网信息发达的这个时代,我们总能在网络中找到形形色色的声音来满足内心的「自我期待」


当一个事件丢进互联网的“大池子”里,瞬间就可以激起千层涟漪:

有的人开始同情母亲的遭遇;

有的人开始为孩子鸣不平;

有的人甚至为背后默默无闻的父亲发声…


我们期待着能够在他人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或者在他人遭遇中映射自己最柔软的部位,但这也让我们更加难以了解事实的真相。


接下来,我们就从一个比较系统的视角来看看这些事件背后可能存在哪些影响因素?



我们可以从「内部因素」「外部因素」来进行划分。


其中内部因素主要包含家庭成员个人特质以及家庭成员互动关系,外部因素主要包含现实生存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以及伦理道德因素等。



从内部因素来看,

家庭成员个人特质决定着每个人的生活方式、看待问题的方式,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协调性。


比如,我见过一对相处多年的夫妻,老公认为妻子是外向型性格,因为她总喜欢参加舞蹈表演等文艺活动,但却不喜欢参加朋友之间的聚会邀约,于是他认为妻子是“不给自己面子”


但是从妻子口中,我们可以听到另一个版本的故事,他的妻子认为自己是一个内向的人,喜欢舞蹈是因为舞蹈本身,而不是去凑热闹,而频繁地参加各种饭局让她感到很心累很苦恼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对身边的人“非常了解”,但是这往往是自己脑海中的“瞎判断”,我们很少真正倾听身边人的诉说,仅仅是从他们外在的表象就得出了“自以为是”的结论。


其次,家庭成员的互动关系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它决定着家庭成员之间的重要支持系统。通俗的说,良好的家庭互动关系,就像给每位家庭成员内心修建了一根结实的“支柱”,当家庭成员遇到外部的重大风险刺激时,这根“柱子”就会起到良好的“减震”效果。


当然,很多家庭成员的互动关系是权威型的,也就是“某一个人讲,其他人听”,家庭中某一个强势的人将自己放在家庭的绝对权威中心,其他人只是贯彻命令的执行者,“贤惠的母亲”“听话的孩子”“男孩式的老公”,这是这种类型家庭中常见的情形。


从外部因素看,

每一位家庭成员都是外部环境压力的“接收器”,各种来自公司、学校、社会舆论以及风俗文化等方面的压力,转变为焦虑汇聚在家庭这个系统中。


如果家庭成员并没有觉察到这些外部环境带来的情绪,就会转而将这些情绪发泄到家庭系统“最薄弱”的环节。


这就像一只木桶,当水的压力开始向木桶的四周扩散传递时,最薄弱的那块木板就会首先“决堤”,最终水(负面情绪)从这个“决堤口”溢流而出。


我们可以看到,在前面提到的三则新闻中,母亲恰好成为了这块“最薄弱”的木板。


03

如何续写好“船与水手”的故事?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这是人尽皆知的道理,但是往往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又很难看到自己身处怎样的一个“巢穴”


家庭成员之间,既是彼此独立的个体,又是一个共同对抗外部风险的整体.


处理不好“个体”与“整体”的关系,就可能滋生各种问题。


挨得太紧,个体失去自我成长的空间,彼此也会产生很多摩擦;


隔得太远,个体又失去了凝聚成整体对抗风险的向心力;


最终“风浪”一来,就支离破碎。


我比较喜欢这样的比喻:


家庭像一艘大船,家庭成员就像是船上的水手,大家都对这艘大船负责,彼此知道自己的责任分工。


同时,水手之间都有各自独立的船舱,这是属于自己的空间;当遇到航行中的风暴时,又会相互支持帮助,共同度过难关。


一旦成员之间某个人“生病了”,或者“偷懒了”,其他人就会相应地负担更多的压力,久而久之便可能积劳成疾,最终倒下;


一旦成员之间相互推卸责任或传递负面情绪,相互协作的信任基础就会越来越薄弱,最终被困在航行的风暴之中。


最后,有几点建议供大家思考:



1、从系统性的视角来看待家庭中的问题。


无论是母亲“生病”还是孩子出现了心理问题,都应该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来寻找诱因,而不是单纯地归咎于某一个点,将问题局限化。


这种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多元化地看待家庭中的问题,从自身和家庭系统整体找到“破局”之路。


2、对身边的人多一些真实的了解。


你可以问问自己:“我认真倾听过伴侣和孩子的心声吗?”“我真正了解他们是怎样的一个人吗?”


放下自己主观的臆断,坐下来听一听他们的感受和想法,这是建立良好互动模式和信任关系的基础。


3、认真对待“个体与整体”“过紧和过松”之间的关系。


尽管要始终维持一个良好的关系状态很难,但我们却在内心置放了这样一杆“天衡”:


家庭成员既是独立的个体,又结为适当的整体;既需要彼此独立的空间,才能实现自我成长,又需要维持适当的距离关系,形成抵御风险的“内心支柱”。


这杆“天衡”的存在,始终提醒我们保持一个动态的平衡,家庭这艘“大船”才能稳定地航行。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