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两周后,我们的门诊变得非常忙碌;开学一个月,儿童病房进入住院高峰期,很难住进去。”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精神科医生、家庭治疗师林红,近期在《三联生活周刊》上发表的一篇口述文章中如是说。
近日,网上流传一则关于“开学一个多月后儿童精神科爆满”的消息,似乎所有的矛头都对准了孩子父母。
“他不是身体检查没问题吗?一定是在装病吧?”
“为什么别的孩子都可以应对,怎么就你不能上学呢?”
这些充斥在屏幕前的“虎狼之词”,让众多网友大跌眼镜,为什么这些家长如此“冷酷无情”?为什么他们要无视孩子的感受和状态,逼迫他们上学呢?
面对这样的质疑,我却浮现了另外一些疑问:
“为什么亲生父母会选择做一件不利于孩子成长的事情?”
“为什么很多人知道这样的教育方式有问题,但轮到自己当父母时却仍然陷入同样的错误循环中?”
01
孩子的问题or家长的问题?
我们先不将家长逼迫孩子学习视为“洪水猛兽”,纯粹地来说说「让孩子更好地学习」这件事情。
在我所观察到的众多案例中,「中产阶级」的原生家庭更容易出现所谓的“鸡娃”现象。
但是相对普通的家庭,父母对待孩子学习的态度会更宽松,一方面父母文化水平认知导致,但是更重要的是,因为其经济条件下所能触碰的教育资源很有限。
这导致了一种现象:中产阶段的孩子更容易在孩子学习这件事情上“用力过猛”,一方面他们拥有较好的学习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害怕下一代失去现在好不容易拼搏而来的生存优势。
所以,归根结底,家长逼迫孩子学习,甚至在学习中无视孩子的身心状态等现象,其实只是在争取家庭生存优势的延续罢了。
只不过,他们“用力过猛”,过早地将这种生存压力传导给了一个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身上。
如果可以,谁又愿意用这样的“无形伤害”去损害自己孩子的健康成长呢?
只不过,那些存在于潜意识中的生存焦虑已经让他们失去了理智,相比孩子的开心快乐成长,能不能保持现状地活下去才是他们更加在意的事情。
因此,当孩子已经出现各种躯体化症状,甚至严重影响学习时,家长们才满心焦急地送孩子来到医院,并且大部分的关注点仍在一件事情:我的孩子什么时候才能够恢复学习状态?
站在心理医生,或者“吃瓜群众”的角度来看,这种行为无疑是“不近人情”的。
“孩子都什么样子了,你还想着让他什么时候回去上学?”这是很多看客们的心声。
可我们不是当事人,我们所站的立场不一样:
孩子有孩子的「疲惫」,
医生有医生的「担忧」,
但家长也有家长的「焦虑」...
胡雪老师分享:
从家庭系统的心理学视角来看,家庭成员中某一个人出现了问题,这个系统也是存在一定的问题。
孩子作为家庭系统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很容易将这个家庭系统中所容纳的焦虑等情绪状态通过心理疾病的方式表达出来。
这就像一只不规则的「木桶」,孩子就是这只木桶最脆弱的那一块木板,当木桶内的水压过大时,首先被冲毁的就是这个薄弱点。
当这种事情发生时,不管是作为旁观者,还是木桶自身,我们都无法评价其发生得好坏对错。
真正需要我们做的是及时止损,帮助这只木桶意识到自身的“薄弱环节”,提高这个家庭系统抵御内外部压力的能力。
02
“水”的问题or“木桶”的问题?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一个发现,那些评价其他家长“太苛刻”“太严厉”“对孩子乱发脾气,不理解孩子的痛苦”等言论的人,在自己当上父母以后,却仍然陷入这样的循环中。
除了我们所说的大环境的生存焦虑以外,对于家长个体而言,有没有什么值得考虑的因素呢?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心理稳态」,也就是一个人在面对压力、困境等环境时,所表现出的应对焦虑、恐慌等负面情绪的能力。
拥有良好心理稳态的人,
能够主动消化吸收外界环境传导的压力,并有意识地觉察到这种压力状态对自己所处的家庭系统的影响,最终通过良性循环的方式将自身难以承接的焦虑情绪处理好。
而心理稳态较差的人,
会不自觉地将自己所接受到的外界压力传导至家庭系统内部的薄弱点,并不会形成有意识觉察,最终导致整个家庭系统出现问题。
从这个角度来思考,一只木桶破了,我们是应该责怪“水的压力太大”,还是应该责怪木桶自身不够“团结坚实”呢?
毕竟导致木桶最终破裂的不是木桶本身而是水,而木桶的作用不就是为了装水吗?
胡雪老师分享:
我们都知道组建一个家庭的作用之一就是为了以家庭结构的方式应对社会压力和竞争等情况。
但很少有人真正学习思考如何让这个家庭真正变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系统,而不是彼此之间「相互倾泻情绪的垃圾桶」。
当良性系统结构迟迟无法形成时,家庭系统中的薄弱环节就可能率先表现出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一个专业的引导教练,以此来提升家庭系统的良性循环能力。
03
面对环境焦虑的“洪流”,
家长该怎么办?
在越来越“内卷”的时代,我们每一个人既是“参与者”,也是“受害者”,面对大环境趋势带来的压力和焦虑,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
做好关于身心健康的心理科普很有必要。
心理问题的「病耻感」仍然是很多家长挥之不去的阴影,他们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孩子患上了某种心理疾病,从反面印证了这类家长将心理问题“妖魔化”的倾向,而这些恐慌担忧也是一些电视媒体影视剧等妖魔化心理学的结果。
其次,
增强自身识别外界焦虑的能力。
这也是增强自身稳态的第一步,觉察并发现自己存在过多的焦虑,并有意识地控制自己不将这种焦虑转移到孩子身上,这就是一个巨大的胜利。
要知道,我们每天要面对的焦虑纷繁众多,除了与生俱来的生存焦虑以外,还有很多因商业营销宣传等人为刻意制造的焦虑矛盾,如果无法识别这些焦虑,我们就可能一次又一次浪费资源,并将孩子逼迫上一条绝路。
最后,
学会将关注点放在家长自身。
绝大部分家长在孩子教育时感到压力山大,是因为在教育过程中,习惯性地关注孩子的行为和状态,而忽视了自己的身心状态。
这就导致一系列的现象发生:
比如不自觉地形成“高期待”,“别人家孩子生病都可以坚持,你认为不可以?”,这就是典型的一种;
再比如,当自己情绪低落或易怒时,还要坚持管教孩子,结果闹得是“两败俱伤”。
作为家长,我们需要谨记,自己的情绪状态会直接影响孩子,如果没有照顾好自己的状态,就给与彼此一些时间,否则只会让双方筋疲力尽。
“关注点”意味着“压力点”的传递,而想要让家庭系统这只“木桶”更好地运转,就要尽可能减少向孩子这个“薄弱点”传导压力,否则“木桶”破裂就是迟早的事情了。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内卷洪流之下,请君慢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