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遭遇校园欺凌,家长应该怎么办?

胡雪医生 发布于2021-12-08 15:26 阅读量672

本文由胡雪原创

legs-g11ca43a55_1920.jpg


前两天,朋友心急火燎找到我,说家里一个远房小表妹不肯上学,全家都急坏了。


孩子叫小敏,今年14岁,父母早年离异,爸爸外出打工,妈妈另组了家庭,小敏一直都是奶奶在带着。前两周突然就和家里说不想去上学,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大人问为什么不去学校,孩子死活不肯开口。


家里人也实在没辙了,朋友想着让心理咨询师去说说,孩子是不是就愿意开口了,这才找到我。


我听完都乐了,告诉朋友,心理咨询师也不是神,一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哪比得上孩子信任的人。


在我的建议之下,最后找到和孩子平时关系最好的小姨,磨了很久才从孩子支支吾吾的言语中,大概了解到这么一个故事。


因为父母常年不在身边,小敏性格内向,在学校里常常独来独往。这学期调换座位,小敏有了一个新同桌,校园生活开始发生了变化。


最开始,这个新同桌喜欢用圆珠笔戳小敏的手背,或者把橡皮弹到她的身上,小敏因为不喜欢和人起冲突,默默忍了下来。后来,新同桌变本加厉,动作越来越重,而且言语上也开始攻击小敏,比如“你怎么一个朋友都没有,真可怜”,“你就是个没有爸妈的孩子,活着有什么意思”,类似的言语在小敏的社交软件上每天都会收到。


小敏的故事并非个例,根据联合国机构的数据,每年有超过2.46亿学生在学校或学校附近遭受性别暴力,1/3的学生遭受过欺凌和身体暴力行为,1/2的青少年遭受了来自学校同龄人的暴力对待。


如果孩子正在遭遇校园欺凌(School bullying),家长们应该怎么办呢?


pexels-maycon-marmo-2935814.jpg


一、识别校园欺凌的信号


校园欺凌(School bullying),又称校园霸凌或校园暴力,其中的欺凌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且他们对受害者的伤害往往不可逆转。


欺凌的常见形式一般有以下几种:言语欺凌、身体欺凌、关系欺凌、网络欺凌、给予性/性别欺凌等。


在欺凌者眼中,被欺凌的孩子,只是一只狼群中的“羔羊”。在狼的眼中,羔羊生来就有罪,不需要任何合理的理由。


被欺凌者盯上的孩子,多半看起来也很好欺负,胆小内向软弱,这样的孩子即使被欺负后也常常忍气吞声,不敢告诉他人。就像小敏一样,破碎的家庭环境让她从小就敏感自卑,即使被欺负,也只是默默忍受。


作为家长,首先要重视欺凌这个问题。很多家长认为这只是同龄人之间的小打小闹,不以为意,但对每一个遭受欺凌的孩子来说,事情背后带来的羞辱和无能为力的痛苦,才是创伤的最大原因。如果一个孩子的内心世界崩塌了,不再拥有对世界的信任和安全感,这会深深影响ta长大之后的情绪和人际关系。


家长可以通过以下一些迹象来判断孩子是否有可能正在遭遇一些事情:


1.拒绝上学

作为心理咨询师,经常会听到一些孩子突然拒绝去上学的故事,就像小敏一样。而当家长去询问ta原因,ta支支吾吾说出的理由却又牵强无法理解。


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一定不能先入为主认为孩子在“无理取闹”或是“贪玩”,更合适的做法是关心孩子,引导ta倾诉内心抗拒的源头。也许是老师的恶劣态度,也许是孩子在学校中被排挤了,而ta并不知道如何去应对群体的恶意。


2.身体出现淤青或伤痕

如果当你发现孩子身上出现不明伤痕,而孩子支支吾吾说不出所以然,就要尤其留心。


3.孩子睡眠饮食出现变化/情绪出现问题

当孩子日常行为突然出现变化,比如饮食上多吃或者少吃,睡眠突然增多或者减少,身体姿势和神态都变得很不一样,以前常常和朋友出去现在却放学就把自己闷在房间,以前喜欢做的事情现在都不愿意做了,类似这些突然变化的迹象,都需要引起家长的警惕,在适当的时机去多和孩子交流引导,了解孩子最近正在经历着什么。


pexels-pixabay-236215.jpg


二、家长如何帮助孩子面对校园欺凌?


1.第一时间给予孩子支持,评估事情轻重

当孩子选择信任家长,告诉你ta的经历后,第一时间告诉孩子“这不是你的错,我们很心疼你,不管发生任何事情,我们都会站在你这一边支持你”,第一原则是接纳孩子的情绪,减小事件对孩子心理造成的伤害,避免让孩子陷入“都是我不好”的自责害怕中。


同时,家长第一时间的行动也很重要,无论是无视或者过激的行动,都不利于帮助孩子应对冲突。曾经有一个来访告诉我,ta的爸爸就是会把小事闹大的人,可能同学只是不小心开了下玩笑,ta爸爸知道后能直接去揍那个孩子家长,ta在整个事情中感受到的不是来自爸爸的保护,而是害怕。


所以家长需要的是和孩子一起评估事情的大小和严重性,作为更有社会经验的成年人,在困难时刻愿意和孩子一起讨论一起分析,将成为孩子未来应对冲突事件最有利的经验。


2.平时教孩子一些处理危机事件和冲突的技巧

虽然我们的文化中倡导“以和为贵”,但在生活中难免会碰到不那么友善的人。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也会逐渐接触到世界本来的样子。如果一味告诉孩子忍让,可能反而是不负责任的做法。


和孩子一起讨论制定合理反击的策略,才会让孩子感觉到被保护和被支持。如果欺凌的事件很严重,比如孩子被群体暴力对待,家长在这个时候就必须担起责任,在报警的同时引起对方监护人和学校的重视。


总结来说,被欺凌对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小事,如果处理不当会成为孩子一生的心理阴影。而另一方面,欺凌在我们的校园和社会环境中也很难做到提前预防,所以更需要家长提前教导孩子一些类似事件的应对措施,降低对孩子的二次伤害。


在开头的故事中,小敏的小姨最后站了出来,去和学校老师沟通,给小敏调换了座位,同桌最终向小敏道了歉。同时在心理咨询的帮助下,小敏最后也成功重新回到了校园。


愿校园再无“隐秘的角落”。


teacher-g071dfeb3a_1920.jpg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