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妈产后每天“大汗淋漓”怎么办?中医解答来啦

黄夏晴医生 发布于2025-01-08 10:36 阅读量213

本文由合景堂中医馆原创



很多妈妈,在生完宝宝后,就非常容易出汗,无论春夏秋冬,经常汗湿一身,这难道是因为产后身体虚正常会有的现象?到底为什么会出这么多汗?我们又应该怎么处理呢?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新手妈妈阿颖的故事。

●案例分享●


阿颖(化名),是一位37岁的新手妈妈,在北美剖腹产生下宝宝后,便回到广州居住。然而,因为产后没坐好月子,身体不断出现状况,产后的 6 个月,虚汗问题如影随形,异常的出汗情况已经影响到她的日常生活。感到无比困扰的她经朋友的介绍下寻求到广州合景堂中医门诊部的黄夏晴医生。


 ● 首诊 

11月首诊,阿颖向黄医生反映说自己仅仅是轻微的活动,汗水便不受控制地出来,一天之内频繁更换四套衣服已成常态。不仅如此,下肢怕风的感觉让她在日常行动中格外小心,脚踝关节也时常疼痛,给原本就疲惫的身体增添了更多负担。夜晚的睡眠质量也大打折扣,浅眠易醒,难以获得充分的休息。而且阿颖说自己未进行母乳喂养,最近一次月经于10月下旬 ,经量和经期时长都在合理范围之内。


 ● 病因所在 

通过四诊合参,黄医生考虑阿颖是产后自汗,其根本原因是气虚不固证。正常情况下,产后 1 周内出汗属于身体的自然调节过程,仅有少数产妇出汗会延续至 1 个月左右。而阿颖产后半年依旧虚汗不止,这显然偏离了正常的生理范畴。

从中医理论来讲,生产过程耗气伤血,致使产后气血亏虚,气虚则无法有效地固摄津液,导致津液外泄而多汗。并且,气血虚弱使得肌表的防御能力下降,风邪等外邪易于侵袭,从而出现怕风怕冷等症状。


 ● 个性化调理 

针对阿颖的状况,黄医生制定了一套调理方案。选用玉屏风散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合桂枝白芍龙骨牡蛎汤的中药方剂组合,并配合火龙罐进行综合治疗。


玉屏风散着重于益气固表止汗,增强肌表的防御功能黄芪桂枝五物汤致力于补气和血、调和营卫,推动气血的顺畅运行;桂枝白芍龙骨牡蛎汤则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缓解阿颖的浅眠易醒问题。火龙罐疗法通过温通经络、祛风散寒,助力周身气血阴阳的调和。


 ● 惊喜降临,身体改善渐进佳 

在黄医生的精心调理下,阿颖的身体状况逐步改善。11 月下旬,阿颖察觉到汗珠变小,关节疼痛也有所减轻;到 12月上旬,出汗量明显减少,白天已无需频繁更换衣服;直至12月下旬,令人欣慰的是,虚汗基本止住,安静状态下不再虚汗不止,关节疼痛也得到了显著缓解,阿颖得以回归相对正常的生活状态。



黄医生温馨小贴士

黄医生特别提醒广大宝妈,产后调养对于女性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不可忽视。中国人有着独特的体质特点,传承数千年的坐月子习俗蕴含着科学的养生理念。尽管各地的坐月子方式存在一定差异,但核心原则都是为了帮助宝妈们更好地恢复身体,如保证充足的休息、做好防风保暖措施以及合理进行食补等

宝妈们坐好月子,能够让身体得到更充分的滋养和修复,更快地恢复元气,以良好的状态迎接新生命带来的各种挑战和幸福时刻,尽情享受育儿生活的每一个精彩瞬间。





●科普解答●

月子五原则


1.坐月子≠坐着不动

长时间保持坐姿,下肢静脉很容易形成血栓,在家里坐月子不防尝试慢悠悠地散散步、绕绕圈,适度活动一番,让身体舒展起来。

2.做好清洁,避免感染

坐月子其实就是要让生孩子时受的伤愈合,而养伤过程中,个人卫生切不可大意。洗澡并非禁忌,但切勿过早急于盆浴,待身体稍有恢复后可选择淋浴,有效规避感染风险


3.科学饮食,下奶不愁还享 “瘦”

越早成功下奶,母乳喂养之路就越顺畅。而想要下奶效果好,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宝宝第一时间含住乳头吮吸母乳增加吸吮次数,这样能有效刺激泌乳素分泌乳汁。月子期间,记住 “食物多样、少油少盐、少食多餐” 这三大饮食法则,不仅下奶会更顺利,身体也能悄然变瘦。


4.冷暖适宜,舒心就好

夏天的时候,热得难受不要硬撑,不仅不利于恢复还容易中暑,因此可以用风扇或者空调来降降温,把排风口对着墙面,注意不要直吹身体。春秋季节不用开空调的时候,也别忘了开窗通通风,让室内空气保持清新、流通。

5.恢复期间做好避孕

产妇的身体得经历大约 6 周的恢复期,而且为了长远的身体健康考虑,在生娃后的头 1 - 2 年里,避孕措施也一定要做好,月子期间不能同房。

健康是重中之重,先好好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照顾宝宝、守护家庭。




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此案例中的治疗方案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完全照搬本案中的治疗方案。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注: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谢谢观看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