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生病了,为何总逃不过"干眼"结局?

杨特度医生 发布于2025-04-02 09:33 阅读量158

本文由杨特度原创

无论是结膜炎、角膜炎还是麦粒肿,无论是泪道疾病、眼睑疾病,无论是眼表疾病或者眼底疾病,都容易走向干眼症这个终点。

我们的眼睛就像一口活泉,角膜、结膜、睑板腺、泪腺共同维持着眼表生态。健康的泪膜是三层结构:最外层睑板腺分泌的油脂防止蒸发,中间水液层保持湿润,底层黏蛋白层像胶水般固定水分。这个精密系统任一个环节受损,就会引发连锁反应。

比如过敏性结膜炎,患者眼痒难耐,不自觉揉眼不仅仅损伤伤角膜上皮,还有可能损伤睑板腺,导致黏蛋白和油脂分泌受限。

再比如角膜炎患者常用的抗生素眼药水,其中防腐剂会毒害杯状细胞,导致黏蛋白分泌减少,泪膜失去黏性。

双眼皮手术,线头缝合在睑板腺上,也有干眼症的风险

青光眼患者,长期使用眼药水,破坏眼表菌群平衡

激光近视手术后角膜神经需要3-6个月恢复,这段时间泪液分泌自然减少。

就连佩戴隐形眼镜过久,都会像保鲜膜般阻隔氧气,导致角膜缺氧水肿。

当眼睛出现干涩、畏光、视物模糊时,这已经是眼表发出的求救信号,及时就诊才能避免不可逆损伤。

眼睛是全身唯一完全暴露的器官,却也是最精密的器官。保护眼表生态,就是在守护我们最珍贵的视觉源泉。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