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复杂
干眼症由多种因素引起(目前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清楚),如长时间用眼、环境干燥、年龄增长、药物副作用或自身免疫疾病等。这些因素可能单独或共同作用,导致治疗难度增加。
二、泪液成分失衡
泪液由水液层、脂质层和黏液层组成,任何一部分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泪膜稳定性。例如,油脂分泌不足会导致泪液蒸发过快,而水分不足则直接引发干眼。这种复杂的成分关系使得治疗需要多方面调整。
三、慢性病特性
干眼症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在早期很容易被忽视,而且容易反复发作。即使症状缓解,若不持续护眼,仍可能再次出现。
四、个体差异
每个人的病因和症状不同,对治疗的反应也不同,因此需要个性化治疗方案,增加了治愈的难度。干眼因发病机制未完全清晰,个性化的诊断仍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而治疗是形成很多共识的方案,最主要的是评估病情(干眼的类型、干眼的程度,睑板腺的程度、睑缘的程度)等更为重要。
五、生活习惯影响
干眼的治疗不是大夫一个人的事情,重要的事自己要持续护眼,现代人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待在空调房等习惯会加重干眼症状,若不改变这些习惯,治疗效果会大打折扣。
六、治疗周期长
干眼症是慢性疾病,治疗需要长期坚持,包括使用人工泪液、药物或物理治疗(睑板腺按摩、强脉冲光、光热脉动)等,很多人难以持续,导致效果不佳。
七、总之,干眼症难以痊愈是因为病因复杂、个体差异大、生活习惯影响以及治疗周期长。通过医生的治疗和自己的长期护理以及调整生活习惯,可以缓解症状,达到临床治愈。